帶狀疱疹|踏入高病發期 中醫調治帶狀疱疹 助防再復發
2022-04-29
疫情下碰上 帶狀疱疹 發病季候,高危族須更加倍防患。此症患者以成年及老年人居多,另以女性較男性病發率為高。中醫學強調以強本防治此症,原因是帶狀疱疹愛潛伏於神經元內,常伺機於人體抵抗力低下時突襲。
帶狀疱疹是指由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經性皮膚病,它與引致水痘的病毒屬同一種類,水痘患者康復後,病毒仍可以長期潛伏於脊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人體細胞免疫功能減退時,便有可能激發帶狀疱疹伺機來襲。本病多見於成年或老年人,發病時間多在春秋二季,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以胸脊及腰部為好發部位,多數發生在單側,常伴有神經痛。中醫對本病有纏腰蛇丹、蛇串瘡、蛇丹、蜘蛛瘡、火帶瘡等諸多名稱。
後遺神經痛可逾年
帶狀疱疹主要症狀,臨牀可見為局部刺痛、癢或麻感,並在一周內沿神經分布區域長出水泡,通常2至3周後逐漸消失,但皮疹部位仍可能持續出現慢性神經痛。若發病後一個月仍有神經痛,屬於慢性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發生率與年齡相關,年齡愈大發生後遺神經痛的機率也更高,疼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質量。
熬夜壓力大易致
中醫認為本病機理為情志內傷、肝氣鬱結、久鬱化火、熏於肌膚,或是脾胃濕熱內蘊,溢於皮膚,又或外感濕熱火毒之邪蘊積於肌膚,內外因合併侵犯肝膽脾胃等經脈,邪毒壅滯,令營衞不和,導致本病發生。
簡單來說,本病在人體抵抗力低下、「正氣」較弱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中醫證型以濕熱內蘊多見,但亦有虛中夾實者,常見於經常熬夜後、壓力大,或因病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等情況。
內外兼顧防復發
中醫治療需要內外兼顧,臨牀治療時要注意疏肝清熱、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年老或體弱者則要加重補氣養陰,扶正與祛邪並重,可以口服中藥或針刺並舉,以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早期痊瘉,減少止痛藥使用與副作用。後期的中醫體質調理可增強免疫力,避免復發。
對於在春季情緒易躁、經常熬夜、壓力大的人士,可以以下食療方幫助疏肝解鬱,此食療方並適用於帶狀疱疹初起中醫辨證屬於實證、濕熱證者,可配合中藥內服及針灸以獲更佳療效。
疏肝調理茶
材料:雞骨草5錢、枸杞子3錢、紅棗3粒、清水適量。
製法:各材料洗淨,加水煎煮半小時,即可飲用。
功效:疏肝解鬱、健脾祛濕。
起居飲食宜忌
對於本病的預防及病後護理也要注意以下要項:
1. 飲食清淡:不要頻繁進食辛辣及煎炸等刺激的食物,減少肥甘厚膩、煙酒等助濕熱之品。
2. 充足休息:在起居生活上要有足夠睡眠及休息,避免因為勞累、憂思等,造成鬱而化火的情況。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