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 |睇牙後遺症迷思?睇牙後會 牙骹 痛或打唔開個口? | 陳思昕牙科醫生
2022-04-29
許多顳顎關節症候群(TMD) 患者都害怕去看牙醫,因為往往會有一小部份病人在接受牙科治療後會突然出現 牙骹 不適或張口困難的情況。諱疾忌醫絕不可取。今天我們會嘗試探討這個問題及提供一些應對方法,以助病人正確面對問題。
牙骹關節病發包括怎樣情況?
一些常見症狀包括頭痛或耳痛、牙骹開合發出響聲、疼痛、有卡住的感覺和僵硬等,嚴重時牙骹活動至某個位置時會感覺似被鎖着,足以影響飲食等日常生活。牙骹痛或張口困難會持續多長時間沒有固定規律,有些可能會持續幾天,少數患者的發作甚至可以持續數週或數月,情況因人而異。
為甚麼某些動作會有機會引發問題?
對牙骹關節患者來說,即使是輕鬆的牙科檢查或輕微的牙科治療也足以對牙骹造成創傷。成因包括:
1. 牙骹相關組織受損或移位
顳下頜關節或關節盤磨蝕或移位、關節軟骨因關節炎損壞、顳下頜受傷或創傷和頸部肌肉無力等均會增加顳下頜關節的壓力。
在接受牙醫檢查期間張開嘴巴至特定位置是正常不過的事,但對於某些患者來說,只要牙骹張開的範圍及時間比正常大及長,就會有發作和引起疼痛的風險。
正如某部份患者求醫可能只是打了一個大呵欠就突然甩骹、又或者平時牙骹有卡卡的聲音伴隨小痛楚沒有理會,但有天醒來後發現不能把口張大而引致飲食困難。這些情況有機會是肌肉過緊或拉傷,也有機會是關節盤移位,必須針對不同的成因對症下藥。
2. 壓力
牙骹痛或張口困難等症狀其實也不一定完全由某一些動作或原因引起,還有許多原因都可能導致或增加該關節出問題的風險,例如壓力也是出現症狀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因為當有壓力時患者可能會無意識地或習慣性的磨牙和咬緊牙骹。
同樣,吃堅硬、黏性和耐嚼的食物也會導致顳下頜關節承受額外的壓力,從而令牙骹相關組織或關節疼痛。
溫馨提示:看牙前先告知牙醫病情!
讓牙醫知道你牙骹病歷以往情況,以及你對此感到的焦慮。許多患者發現,只需更詳細了解牙科治療的程序就足以讓他們放鬆心情和減輕壓力。需要時牙醫可能會使用溫和的鎮靜劑,以讓你感到平靜和放鬆。
牙醫還可以為這類患者在治療期間安排一些短暫的休息時間,使患者可以伸展或按摩一下牙骹,縮短牙骹長時間處於同一位置的時間,以降低發作的風險或其嚴重程度。
牙醫也可以在治療期間適當提供咬墊張口器,使患者在張開口時有一定支撐輔助。
如何緩解牙骹不適引起的疼痛?
一些常見的解決方案包括:
– 服用非處方止痛藥
– 冰敷或熱敷(敷20分鐘,休息20分鐘的模式)
– 吃軟的食物
– 輕按牙骹以促進血液流動和癒合
– 輕輕移動伸展牙骹
– 嘗試通過冥想或其他技巧放鬆肌肉
– 嘗試減輕壓力
– 避免將頭部重量靠在下巴上承受
– 睡眠時戴牙套保護
找出原因,面對問題
無論是由於任何原因引致牙骹組織不適發作都應該找出箇中原因,以便從根本著手處理問題。
例如,如果因為看牙或因生活壓力磨牙,牙醫可能會建議你在晚上睡覺時配戴牙套作為護齒器。如果是肌肉情況,就可能會處方肌肉鬆弛劑。假若在磁力共振下確認是關節盤移位,則需要採取牙骹沖洗,把發炎物質和纖維組積沖走,以減低關節負壓力,亦可注入透明質酸潤滑關節。除牙骹沖洗外,牙醫有時也會嘗試使用咬合夾板(牙膠)等方法以改善患者的顳頜關節症狀和舒緩痛楚。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你信任的牙醫。
提提你 – 你有權按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牙科醫生,建議你參閱已上載於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的官方網頁上的註冊牙醫名單作出最符合你個人需要的選擇。以上內容旨在向你簡單介紹相關牙科程序的性質及影響,讓你在選擇牙醫及相關治療方法的時候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所有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關鍵是你必須對不同治療方法及程序有基本認識及了解相關風險。同時,以上內容不代表任何牙醫或牙科機構的專業意見或觀點,為你的健康著想,請向你的家庭牙醫尋求正式醫療意見。
作者: 陳思昕牙科醫生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