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移民︱MWYO 出版《 青年備註 》移英別注版 紀錄移英青年經歷

2022-04-22


上月一部講述移民英國的CNA紀錄片在網上播出,當中的個案引發網民熱烈討論;事實上,這兩年間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有朋友、親人離開香港,到外國展開新生活。選擇留低還是離開,純粹是個人選擇。在機場和無數的餞行飯與他們道別過後,有着時差和地域上的限制,我們很多時候只能依靠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了解他們在彼方的生活和感受。

MWYO青年辦公室於2月28至3月22日期間特意訪問了17位在過去兩年內由香港移居英國的青年,包括隻身來英的青年、與伴侶一起來的、一家人來的、攜同父母和子女一起來的、來升學的、進修的等不同青年,了解他們在英國的生活情況和感受,並記錄於今天(4月19日)出版的《青年備註》移英別注版內。

MWYO青年辦公室營運總監葉維昌表示:「坊間有不少移英故事的報道,當中有很多故事主人翁往往是有豐富經歷,或分享着驚天動地的故事。然而,這次的《青年備註》一如以往聚焦於最平實、最普通的平凡故事,想知道猶如你和我一般的他們在外地真實生活的狀況。」

壓力來源轉變,但仍心繫香港 

早前,一名19歲劍橋港生奪英國國家詩詞比賽最年輕冠軍,其得獎作品探索移民離散情感。過去兩年,大家因着種種的原因而選擇離開香港到外地生活,當中有人因為情緒,有人因為壓力,離開後,這些情況有否改善?

一位20多歲的青年表示,不會形容自己比在港時更快樂,他指出自己依然是香港人,做不到有些人說離開了,就不需要再理會香港,亦沒有因為現時香港的狀況而慶幸自己離開了。另一名受訪大學生明言,看到香港新聞時會很心痛,有時會覺得很無助,但這種感覺一直以來存在,不關乎於他身處英國還是香港,可是在英國時,那種無助感是更加強烈。

除了快樂與否,在新的環境下生活,受訪青年均表示面對不同的壓力。一位帶同家人離開香港的媽媽指出,選擇離開香港主要是為了下一代成長,一開始時候壓力會較大,自己還未適應就要協助家人及小朋友適應,同時還要處理很多的問題。面對這些壓力,她感激身邊有身處英國的朋友能相約會面,互相傾訴。

一名新婚青年指出,在香港工作壓力大,而另一種壓力則是來自看不到未來的出路。來英後感覺生活沒有那麼艱難,只是需要適應新生活的壓力,面對前景反而沒有太大壓力。

另一名在職青年亦反思在兩地有各自不同的壓力;在香港是一些政治環境上的壓力,包括疫情處理手法或是之前示威遊行活動,每天都被無數的資訊轟炸,使他感到壓力。在英國,由於距離香港相對較遠,未必能切身感受到,就少了這些政治上的壓力。可是,他表示在英國的生活壓力較大,例如自己居住的開支「一闊三大」,包括租金、買餸等。另一方面就是和家人和朋友的距離拉遠。

英式教育非填鴨重交流 更自主學習

很多港人選擇離港的一大原因都是為了下一代,為了子女的教育。而英國教育多年來為人所追捧,每年都有不少莘莘學子到英國留學及升讀大學,曾有報道指2019/20年有逾1.6萬名香港學生在英國就讀大學及研究院。過往很多人指出英國教育較輕鬆,學生能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獲取更多知識,或是英國的教育配套較全面,有助學生發展潛能,同時亦更注重學生的心靈發展。事實是否如此?大部分受訪者均較喜愛英國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一名育有三名子女的媽媽覺得小朋友有明顯的改變;在香港學習是很單向的,但在英國他們變得很主動學習。即使只是評估,其就讀初中的子女都會自動自覺努力準備。另一位育有一名就讀學前班兒子的受訪爸爸驚嘆自己四歲的兒子經學校訓練後變得能夠獨立。

一位碩士生亦指出,香港與英國兩地的學習氣氛很不一樣。他表示這裏的學習氣氛是有很大的自由度,並且很注重學生對一個議題的看法,相對而言他們給予的指引亦會較少。同時,學校也很注重同學之間的交流,有很多辯論的機會去表達意見。談到香港的學習氣氛,他認為老師偏向灌輸一些資料讓學生去吸收,相對同學之間的交流是較少。他指自己較喜愛英國的學習氣氛,因為這樣的學習氣氛才能訓練他個人的批判思考能力。

英國找工作有難度 青年大多轉換跑道

近月,不論在報章還是YouTube上,都看到不少港人因學歷或工作經驗未必受當地公司認可,抵英後需重新出發由低做起。是次訪問中,有來自各行各業的青年,包括來自傳媒行業、廣告業、建造業、酒店業、科技界、航空業、藥業、牙科等等。來英後,他們當中有人從事老本行,亦有人轉換跑道。

一位在香港從事廣告設計的青年表示,移英後因要照顧家庭化身成為全職媽媽。另一位原先從事媒體行業的受訪者也轉換了跑道從事零售業。他認為要在英國找到一份散工,例如裝修、倉務等是很容易,但人工只是最低工資,而找長工是較困難的,同時亦視乎你在英國哪個城市或地區。他認為倫敦的機會相對較多。

另一位在港從事非牟利機構的青年則回想,來英後曾當百貨公司售貨員。他同樣指出在英國找工作有難度,亦認為需要碰碰運氣。一位從事工程顧問的受訪者慶幸自己十分幸運,找了一個多月,便找到了老本行的工作。有兩位受訪青年亦表示在港時已找到工作,他們來英後均從事與老本行相關的行業。但亦有不少受訪者尚未找到工作,或未打算找工作。

擁投票權但不會胡亂投票

去年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投票率創1997年來新低,那麼英國的情況又如何?下月(五月)便是英國舉行地方選舉的日子,大部分受訪青年都有了解過自己是否擁有英國投票權,希望能履行公民責任,只有兩三位青年沒有了解相關事宜。不少青年亦已登記成為選民,並表示有機會時會投票。

一名在英國居住了一年的青年稱,即將到來的五月有英國地方選舉,自己亦會多加留意。另一名步入職場不久的青年指出,自己雖然未登記成為選民,但將來也會盡公民責任,另一方面亦希望為身在英國的香港人爭取權益,而投票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去表達自己的意見。

可是, 有幾位青年稱投票與否很視乎選舉的時候,自己有多熟悉這個社區或是英國的政治環境。一名在職青年透露,現階段沒有打算投票,因為自己對於這個地區、社會不是太熟悉,不想胡亂投票。一名準大學生同樣強調,除非很了解英國的政治環境,否則有投票權也未必會投票。

香港就是香港,沒有東西可取替

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飛越到地球的另一端生活,大家都百感交雜。當被問及留給香港的說話時,大部分受訪者都五味雜陳,一時間不知從何說起。有青年指出即使自己離港,但不代表不愛或是不再關心香港,他還是香港人。有幾位受訪者不約而同地感慨,希望大家加油及好好保重,「我們始終都會再見」。

一位在職的青年則表達,其實有很多可能性,並不需要過分憂慮,要來的不需要太擔心,繼續留在香港的亦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繼續努力好好生活便可以了。一名30歲的在職青年亦表示,希望跟留低在香港的香港人說,現在很多人選擇離開,亦有很多人選擇留低,任何選擇都沒有錯,只要你覺得那是最適合自己便可以,不要道聽途說,最重要是想清楚自己的想法。

另一位碩士生亦明言,現在很多人吹捧移民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不能來就是你的損失。香港就是香港,沒有東西可以取替得到,並認為兩個地方都有它的價值,只要大家對自己的選擇有承擔就可以。另一位大學生則仍然對未來充滿期盼,寄望香港可以度過難關,在疫情之下大家都可以樂觀而過。

負責撰寫的MWYO青年辦公室編輯嚴奕羚表示,青年要離開自己一直成長的地方到一個全新國度生活,更要適應新文化、重新建立生活圈子,絕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可是,這兩年間不少香港青年因着種種原因,踏上這段新的旅途,有的已安頓下來,逐漸開展新生活,有的還在摸索中,但他們仍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盼望。

「即使遠在地球的另一端,他們依然心繫香港,記掛着香港的人、事和美食,同喜同悲。但願香港青年不論身處何地,仍然抱有希望,繼續尋訪,發揮香港人精神,努力活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 MWYO

其他閱讀:

【教育制度】芬蘭教師社會地位對香港的啟示

港人移英 | 曼徹斯特各區樓價及租金一覽

熱門文章

「牛下女車神」 李慧詩 帶領小朋友探索單車世界 促進SEN幼兒全面發展 分享4個「安全踩車」要點
12-21
人物專訪| 血癌 男孩入讀醫院學校 學會接受生命的變化 未來盼做數學老師燃亮他人
12-21
女孩為說服爸爸養 貓貓 精心製作4頁PowerPoint 列舉養貓的9大原因
12-20
陳彥行喊到眼腫淚別亡父 趴棺木前望父親遺體最後一面 怕觸景傷情避看電影《破‧地獄》
12-20
雙胞胎 姐姐瞞妹妹死訊5年 「一人分飾兩角」 揭秘後家人反應令人心碎
12-18

ohpamafile_cat

查看更多   ▸
移英港人一年誕2120嬰兒 出生率 達10% 高香港逾倍 一文看清中/港/英/新加坡生育獎勵政策
2024-12-20
港人 移民英國 第1份工做乜? 有爸爸做「陪玩專員」、「量地」逾1年 網民自嘲:已經升職做高級「測量員」
2024-11-06
冬日抑鬱|王思慧
2023-02-13
世界時鐘|王思慧
2023-01-09
移民│移日港人「元氣爸」:「不奢求孩子將來有甚麼成就,做到喜歡的工作已足夠,最緊要學懂彼此尊重。」
2022-11-15
移民去或留?│天使媽媽
2022-10-1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