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英語|漣漪效應|陳東紅

2022-04-14


最近與一名幼稚園校長接受電視台訪問,我自知害怕面對鏡頭,所以心情緊張。意想不到,最怕發生的事情果然發生了,綵排時我已經緊張起來,當主持人提問時,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反應不過來,我坦誠地告訴他因有點緊張,要去洗手間。現在回想起來,仍感到十分尷尬! 從洗手間回來後,我主動問主持人可否調動一下訪問問題,他初時有點愕然,但友善地答應了,我頓時放鬆心情,幸好訪問還算順利完成。主持人可能不知道他的一份理解、一個笑容、一個親切的回應,對我來說猶如「救命恩人」。

回憶繪本得啟發

當天的經歷令我想起圖畫書《Be Kind》(作者:Pat Zietlow Miller;繪者:Jen Hill;二○一八年出版),主角這樣說:「Maybe I can only do small things. But my small things might join small things other people do. And, together, they could grow into something big. Something really big. So big that all our kindnesses spill out of our school…spread throughout town…travel across the country…and go all the way…around the world」。

微小的事情可以發展成巨大的變化。另一本有關Kindness 的書籍《Each Kindness》(作者:Jacqueline Woodson;繪者:E.B. Lewis;二○一二年出版)以小石頭說明箇中道理——一名老師把一粒小石丟進裝滿水的盆中,對他的學生說:「Tiny waves ripped out, away from the stone. This is what kindness does. Each little thing we do goes out, like a ripple, into the world」。

《Each Kindness》(作者:Jacqueline Woodson;繪者:E.B. Lewis;二○一二年出版)

值得與孩子閱讀

另一本讓我讀了好幾回、每次閱讀都有啟發的是《Kindness Grows》(作者及繪者Britta Teckentrup;二○一九年出版)。我非常 喜歡此書的畫風和設計,它有兩條主綫: 左版的孩子自我、自私、心存仇恨;右版的孩子懂得分享、愛護、鼓勵,作者利用 「die-cut」效果連接兩個概念,讓人有種「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感覺。結局令人溫暖:「It only takes a gesture—a smile can be the start, to spread the seed of friendship and touch somebody’s heart.」 篇幅有限,今次只能走馬看花地跟爸媽分享上述三本書籍。它們都是值得和孩子閱讀的好 書,為孩子播下愛的種子,讓他們的生命充滿愛。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閱讀之樂|讓孩子在「 公主書 看與不看」上取平衡|陳東紅

芽芽學英語|圖畫書裏的「道」|陳東紅

熱門文章

【英文新領域】Shrimp or Prawn? 十五個經常混淆的生字
04-13
邊玩邊學|18個兒童英文 YouTube頻道兒歌+故事推薦
09-20
英文影片|Cocomelon以外 專家推介 10個低刺激性幼兒節目 看卡通學英文
02-23
旺角14歲少年教胞弟做功課情緒激動 敲碗意外傷弟額頭
04-05
鴨脷洲女學生衝紅燈 遭的士撞飛撻落地 熱心途人上前慰問
04-04

DSE中文︱中文卷一閱讀能力最後提示 題型分析+答題方法+貼士︱林溢欣
2025-04-01
成長學習 ︳讓孩子盡展潛能 父母必須掌握的10大教養要點
2025-03-31
小學中文|高小中文必讀 專科老師教中文閱讀理解2個拆解方案+中文作文4個急救法|中文呈分試
2025-03-28
屏幕時間|3歲仔轉睇90年代兒童節目 成癮反應減少 更易入睡
2025-03-27
幼兒學英文 | 拍手、數數、拆解 簡單3招提升 幼兒英語識字能力
2025-03-24
星聲講故事2025|從湘西走向世界的作家 沈從文
2025-03-2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