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理工大學研便攜式新冠檢測儀 即場採樣半小時有結果

2022-04-13


新冠疫情下,便捷而準確的檢測工具尤為重要。理工大學成功研發「便攜式新冠病毒檢測儀」,能在採樣後即場完成檢測程序,最快二十五分鐘便有結果,毋須送回實驗室,每次檢測成本只是核酸檢測的一半。儀器充電後可持續使用七小時,可應用於人類及環境樣本檢測。團隊指正測試檢測儀對人體收集的臨牀樣本的靈敏性,期望日後可於學校、診所等地使用。

「便攜式新冠病毒檢測儀」由理大跨學科團隊,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逾二百七十萬元,花一年半時間研發。檢測儀採用反轉錄恒溫環狀擴增法(RT-LAMP),金納米粒子為核酸擴增顯示劑,當金納米粒子觸及新冠病毒時,會出現沉澱反應,在試管底部形成紅色沉澱物;陰性則呈分散狀態,令溶液呈均勻紅色。

成本僅核酸檢測一半

團隊利用六十二個已萃取病毒核酸及二百四十二個不含病毒的臨牀樣本,以及經常觸摸的地方、通風口等位置所收集樣本進行測試,發現檢測儀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均高達百分百,即使樣本中只有一條病毒基因,亦能取得陽性結果,與俗稱核酸檢測的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RT-PCR),所得結果完全吻合。

團隊成員之一、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李銘鴻指,有別核酸檢測須把樣本反覆加熱,以及冷卻至每步反應所需的精確溫度,RT-LAMP把溫度維持在攝氏六十五度進行檢測,亦可通過內置光學裝置傳送到手機的數據,實時偵測金納米粒子的沉澱情況,約二十五分鐘便從數據上得知檢測結果,約一小時便可取得可憑肉眼確認的結果。

被問到與快速抗原檢測的分別,李銘鴻指,快測靈敏度不足,當社會爆發嚴重疫情,難以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時,才以快測取代,但隨着疫情放緩,市民對檢測靈敏度的要求將提高,便可以檢測儀進行病毒追蹤及環境樣本檢測,防止病毒量低患者流入社區,導致疫情再度爆發。新技術預計成本,僅為核酸檢測的一半。

有望於學校診所使用

檢測儀體積輕巧,僅重約兩點四公斤,配備內置電池,只需充電五小時,便可在室外持續運作七小時,採樣後能夠即場完成檢測程序,每次檢測可置入六個樣本,撇除用作對照的陽性及陰性樣本,可同時檢測四個樣本。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葉社平指,在平衡檢測儀的輕便性、研發及檢測成本後,暫不考慮增加每次可檢測的樣本數目。

團隊正針對直接從人類身上採集的樣本進行測試,葉社平透露,正與一所國際機構接洽,期望普及應用技術,日後有望於機場、關口、學校及診所等地使用。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大專│理工大學 設共創共享抗疫資訊平台

理工大學首研防表面新冠病毒3D打印物料 20分鐘殺滅99%病毒 可製成手柄電梯按鈕

熱門文章

財政預算案︱2500元 學生津貼 削減機會高 庫房年省20億 教評會指助滅赤「學界有責」
02-21
暑期活動2025| 聖保羅男女暑期學校 10天寄宿體驗 開始接受報名 全英課程音樂/創意解難/體育/價值觀
02-21
前小學校長陳奕鑫詐騙學校27萬還賭債判監6個月 官指違反誠信案情嚴重
02-21
陳凱琳為6歲大仔安排盛大生日會擺烏龍泡湯 乖巧囝囝6字反安慰媽媽
02-21
廣西孕婦被高鐵行李擊中腹部 致胎盤早剝需緊急剖腹 經搶救後胎兒仍不幸夭折
02-21

科大與英美醫學院合作 籌建 香港第三間醫學院
2025-02-18
THEi研究改裝酒店為學生宿舍 冀明年升格為應用科學大學
2025-02-17
QS國際貿易學科排名|城大MBA全球位列45 全港排第2 畢業生就業能力冠絕亞洲
2025-02-14
STEAM教育|科大初創團隊研健康監測App 掃臉30秒測心率血壓 獲美國 FDA 認證
2025-02-06
參考人力需求去揀科|湯圓
2025-02-04
理大與博愛醫院合作 為專職醫療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2025-02-03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