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教養溝通|義工孩童配對急救情緒 善用互動故事冊助人自助
2022-03-04
社會企業Not a Gallery Limited獲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SIE Fund)資助,去年三月展開為期十八個月的項目「 情緒急救 隊」,活動包括招募十五名來自基層家庭的義工,分別與兩個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兒童的低收入家庭配對,義工接受專業培訓後,向受惠家庭示範及教授使用為親子而設的互動式學習工具《「噢!不見了」 情緒急救 包》(下稱《情緒急救包》)。Not a Gallery聯合創辦人梁靜韻解釋,《情緒急救包》屬半製成品,「每個家庭可因應自己的特徵、孩子的狀態和年齡等將之personalise(個人化),如加入相片、紙條等專屬元素。」她期望透過活動,家庭可懂得處理家中小朋友的情緒狀態。
互動故事冊結合心理理論
Not a Gallery聯合創辦人兼情緒急救隊策展人、英國註冊藝術治療師梁靜韻為項目設計《「噢!不見了」情緒急救包》,包含故事冊及家長使用指南,故事冊透過角色「占占」和「噢仔」,教導孩子理解和感受自身情緒。她說:「書中主要透過兩個公仔連貫故事,占占代表情緒緊張的狀態,而噢仔不止解釋不同情緒及感受的含義,更代表人們擁有應付情緒不穩定的能力。義工學習如何運用此書後,在『情緒急救隊』中配對並幫助不同家庭,又會共同設計及製作他們的《情緒急救包》。」
梁靜韻表示,書中各個頁面下方寫有不同的心理分析理論或育兒方法等,對應故事情節。「故事是說給孩子聽,相應的理論是教導家長怎樣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所學。」她舉例說,其中一頁附有鏡子,而占占有不同表情,包括徬徨、不屑等,讓孩子學習不同的情緒詞彙和感受。「很多時候孩子都是透過觀察,模仿爸爸媽媽發脾氣的樣子。孩子也可看着占占不同的表情,嘗試模仿。」她解釋,mirroring(鏡照)屬心理學理論,「孩子很多時如鏡子般學習,所以常說身教好過說教。」
與受助孩子同歷欺凌
「自身經歷永遠是最好的教材,若義工的背景切合(受助家庭),同理心傳遞上會更好。」梁靜韻表示,如有義工剛巧與參與的家庭有類似經歷,團隊會替他們配對。義工何卓樂在求學時期曾遭欺凌,她分享其所配對的家庭中,八歲兒子在學校被冤枉偷了同學的文具,繼而遭全班同學杯葛、欺凌,即使親子關係良好,孩子也沒有把情況告訴媽媽,媽媽從其他同學的母親口中才知悉事件。在活動分享中,何卓樂了解到該名媽媽小時候,也曾被冤枉和杯葛,「當下我們三人坐在房間裏,很多東西都不言而喻,明白大家的感受和回憶。尤其是媽媽很詳細地講述經歷,幾十年前的事情她仍歷歷在目,還會勾起不開心的情緒,我見到她這樣,立刻想起我也有同樣經歷。」
她憶述在中學時期,常遭校內兩名留級生欺凌,包括取花名、丟香口膠、畫花書桌。「我的中學生涯不開心,雖然他們後來被踢出校,但有些事情一直在腦海裏。無論任何時候,突然都會勾起這段經歷的回憶,很害怕認識新的人、開展新的關係。」她自覺在活動中擔起聆聽者的角色,「有同理心很重要,就算旁人看來很小的事情,對於經歷中的人或是無限大的事,事情不知道會記多久,可能到死那刻仍然記得。過程中,我也有分享自身經歷,但認為用心聆聽對受助家庭而言更重要。」
「急救包」助表達情緒
何卓樂憶述,與該名受助孩子共讀《情緒急救包》時,發現他最感興趣的互動設計是「情緒溫度計」,「六種不同材質所製的溫度計分別代表不同心境,當聽到媽媽分享不開心的經歷時,他便一直搓着代表生氣的溫度計,直至其完全變色。」
梁靜韻補充,孩子正正將以前不願表達的情緒,藉此展現、釋放。何卓樂認為,《情緒急救包》不會剎那間令孩子走出校園欺凌的陰影,「始終這件事很大,我覺得此工具只能讓他了解自己當下的心情,但被欺凌的回憶不會離開,可能要很長時間後,事情才會變淡一點。」她稱《情緒急救包》不是要幫助他們走出陰霾,而是協助處理心裏的愁緒、梳理不愉快的經歷,「將來回看,便沒有現在這麼難過。」
從受助母親獲得啟示
與受助家庭相處一段時間後,何卓樂與家人的關係亦有改善。「經歷校園欺凌,當時我提出想轉校,爸爸卻只以言語打發我:『你不要想,不要理他們,做好自己就行了。你去讀書嘛,不是去玩的。』我怪責爸爸在我經歷這些不愉快(事件)時,為何坐視不理,也沒有幫助我解決任何問題。」何卓樂當義工時與受助家庭的媽媽交談,得知其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亦十分傳統,故面對一些情緒及感受時不懂表達,也沒人教她要表達,她卻沒有以同樣方式對待孩子。
何卓樂分享,當知悉兒子在學校遭冤枉時,該名媽媽的第一反應是:「不會的,我的兒子不會偷東西,因為我從小就教育他不能偷東西。」媽媽的信任讓孩子願意坦誠分享校內經歷,「其實我只想爸媽陪伴,當時我跟爸媽說我(在學校)發生甚麼事的時候,不是要聽他講『不要不開心,不要理會他們』,這些言語無用,也不是不理會(他人)就無事。」
撰文:程嘉瑜
圖片:受訪者提供
親子王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