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消息|醫院藥劑師學會提醒勿重複用藥 籲先諮詢藥劑師

2022-03-02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提醒不要重複用藥,否則有機會帶來副作用,呼籲市民到藥房買成藥時應先諮詢藥劑師。資料圖片

本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確診人數不斷上升,政府近日呼籲輕症者可自行服用成藥。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發布紓緩新冠輕症的用藥列表,會長崔俊明表示市民開始學懂自救,但提醒不要重複用藥,否則有機會帶來副作用。他又強調,市民到藥房買成藥時應先諮詢藥劑師,不要盡信售貨員而隨便購買「一粒過」的複方成藥,需按自己實際的病徵。

學會昨日發出一系列常用紓緩新冠肺炎輕微症狀藥物列表,詳細列出出現不同症狀時的常用藥物名稱,以及按兒童及青少年、懷孕、餵哺母乳者分別説明各類藥物的使用風險。崔俊明提醒,市民最常誤會「撲熱息痛」藥物英文名稱,市面所見「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實際均屬同一類別,不少人以為兩種不同退燒藥,導致重複服用,有機會帶來副作用。

崔俊明又指,另一種紓緩發燒的藥物「布洛芬」(Ibuprofen)亦有同樣功效,不少人以為其為發高燒時用、較撲熱息痛可降溫多攝氏0.2度,但事實上它與撲熱息痛藥一樣可紓緩輕微發燒,不過如先服用「布洛芬」,後加「撲熱息痛」則不能加快降溫;另外不建議16歲以下長期服用作為止痛用途。

另外,崔俊明表示,不少人誤會藥房售賣俗稱的成藥無效,一出現輕微病徵便到急症室求診,最終令醫院不勝負荷,但病人症狀輕微時,醫院或私家醫生會處方一樣的成藥成分。他指市民可先進行急救,了解輕症處理方式。他又指,現時市面很多「一粒過」醫治感冒傷風的複方成藥,從醫藥角度不建議,除非身體有所有病徵,每種配方都有副作用,應按自身確實出現的病情選擇合適對應藥物。

崔俊明提醒,到有「RX」標誌的藥房購藥時,須諮詢當值藥劑師意見,清楚服用的劑量及詳情,不應盡信售貨員意見;除了藥物,他留意到市民購入大量維他命D及C的各類保健產物,他強調暫時無足夠結論顯示它們可幫助預防新冠病毒,市民不用驚慌採購。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疫情資訊|家長撲兒童藥物「看門口」兒科醫生建議買4類藥物 醫生提醒:注意小朋友精神狀況更重要

第5波疫情|網傳只要致電就有大量物資提供 居安抗疫熱線職員斥香港人貪心

熱門文章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02-21
瘦身 | 當眾被嘲肥仔!重達200磅醫生決心 減肥 靠1個「早餐公式」 8個月激減45磅
02-11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02-19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為傳宗接代 64歲產婦透過試管嬰兒技術懷孕 誕下健康男嬰 創當地最高齡紀錄
02-23

媽媽 化妝 後做一舉動 令8歲女兒面部又紅又痛 揭因一化妝品惹禍
2025-02-21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2025-02-2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2025-02-20
睡覺用2個枕頭恐或致 駝背 加劇!物理治療師教1簡單運動幫助伸展脊椎
2025-02-20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2025-02-19
拖延症|「醫生,我就是做不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兩分鐘規則」破解魔咒|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