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副食品 | 小孩食物應否加鹽?
2022-02-18
鹽 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質對於神經傳輸、維持體內液體滲透壓,以及肌肉收縮等擔當着重要角色。可是,隨着現代的飲食模式變化, 比起缺乏,人們反而容易過量攝取鈉質。家長通常避免在幼兒的食物中額外調味,但同時憂慮缺乏味道會否令小孩不肯乖乖進食,導致營養不足。
根據指引,幼兒在一歲以前,鹽分(鈉質)建議攝取量為每日少於一克(四百毫克鈉),一至三歲的兒童則應攝取少於兩克的鹽(800毫克鈉)。當攝取過量,身體會透過腎臟排出多餘鹽分,但由於幼兒的腎臟未完全發展,所以要避免讓他們攝取太多鹽分。
幼兒的鹽分攝取來源大多來自包裝食物,例如嬰兒餅、早餐穀物、麵包、芝士等,所以即使家長沒有在食物加鹽,不代表他們完全沒有攝取鹽分。如需購買包裝產品,家長應留意營養標籤上標示的鈉質,每一百克食物含有少於一百二十毫克鈉,才算符合低鈉標準。當然,家長也應注意給小孩進食的分量,方可準確計算鈉質含量。
其實,小孩的味覺發展會根據接觸不同的食物而變化,他們天生偏好甜味是因為母乳帶有少許甜味,但對鹹味沒有特別偏好。若寶寶太早接觸較濃的口味,的確會難以適應淡口味的食物。因此,如果家長想更容易控制寶寶的鈉質攝取,除了少用額外鹽分或市面上的調味料外,也可多選擇天然的食物作為日常基本食材,例如以穀物及根莖類蔬菜作為主食,少吃麵包、麵條、餅乾等添加額外鹽分的主食。
味蕾變化主要源於重複接觸及嘗試,偶爾少許的鹹味不會令小孩忽然偏好重口味,反而有助他們體驗不同味道配搭,飲食基礎健康、天然及多元化才是最重要的。
受訪者: 註冊營養師黃蔚昕
註:以上內容只供參考,如有疑問應諮詢醫生或專家意見。
附2款副食品食譜
1. 南瓜三文冶卷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