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青松小學(湖景邨)創辦水種日 融入STEM課程助學生擴展世界觀
2022-04-16
近年愈來愈多學校投放更多資源在STEM教學,而道教青松小學(湖景邨)將生命教育融入STEM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新事物的同時,亦能了解生命的意義。近年學校更引入芬蘭的環境建設教育,舉行「水種日」,透過種植蔬菜、水果,延伸不同STEM活動,讓學生體現持續生態的世界觀。
STEM不應是硬梆梆的刻板教育
說起STEM教育,校長鄭志明侃侃而談,分享學校的改革經過:「幾年前我曾聽專家說過,『如果10年之後不懂編程(Coding),將會變成文盲』,當時這句說話非常觸動到我,踏入21世紀,小朋友應該要學些甚麼才能迎接未來?於是我把理念帶回學校,開展STEM的教學。」
在道教青松小學(湖景邨)(下稱青松湖景),幾乎是每一位學生都要學習STEM,一至三年級學生學編程(Coding)、四年級學寫應用程式(App)、五至六年級學Micro:bit,鄭校長認為透過有系統的科技發展教育學生,並不是單純地學新知識,STEM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學習如何解難:
「培養一個小朋友,最簡單的方法是由成功去引發下一個成功,當他們有成功的經驗後,下一個成功就很快會來臨。我們要讓學生知道,他們的角色不是『執行者』,而是要做一個『創新思維者』,鼓勵他們發明,令他們有能力去解決生活的困難。」
科學一直給人冷冰冰的感覺,鄭校長認為青松湖景最特別之處,就是將生命教育元素加入STEM教學,教導孩子如何珍惜及愛護生命,甚至延伸至世界觀:「早年學校舉辦了一個活動,學生化身成為爸爸媽媽,去照顧一隻雞蛋一個星期。低年級學生要為『雞蛋BB』製作一架磁力車,帶着它上下課;高年級學生則要假設『雞蛋BB』被擄走,設計一架救生船去拯救它們。」
「再下一個階段,就是擴展到世界觀,大家都知道地球有很多第三國家都缺乏乾淨的水源及糧食,為了讓孩子的眼界更宏觀,我們又設計了一些STEM活動,例如低年級同學要負責設計運送水源的機器,高年級同學就要做與水耕有關的活動,於是就衍生出『水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