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研發低成本磁力共振儀

2022-02-11


磁力共振 影像技術廣泛應用於醫療診斷,但成本高昂,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難以負擔。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有見及此,成功研發簡化版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可透過標準交流電源插座進行操作,而毋須配備無綫電頻率或電磁屏蔽室,相對傳統的掃描儀成本大減。研究成果已在《自然通訊》發表,並在《Nature Asia》和《Scientific American》中獲重點介紹。

港大電機及電子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兼林護基金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吳學奎

應用深度學習演算

一台傳統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價錢高達三百萬美元,據估計,目前九成以上的磁力共振掃描儀為高收入國家所擁有,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無法負擔。港大電機及電子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兼林護基金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吳學奎,從事磁力共振影像研究三十多年,他帶領團隊成功開發了超低磁場(ULF)0.055特斯拉腦部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透過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消除了傳統磁力共振影像的限制,毋須配備無綫電頻率或電磁屏蔽室,令掃描儀成本大減。

團隊與瑪麗醫院神經外科合作,透過將ULF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與標準3特斯拉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獲得的影像進行比較,儘管影像的清晰度和解像度不及精確診斷所要求的程度,但已能區別出大部分相同的病理,包括中風和腫瘤結果。

擬開放資源助研究

吳學奎形容,這項成果令磁力共振影像醫療保健,取得進步。「證明了簡化版磁力共振影像掃描儀是可行的,前面的路向可以有很多。」他相信演算法和大數據將是未來磁力共振影像技術所必須及無可避免的一部分,希望技術可應用於放射學以外的其他領域,例如兒科、神經外科及急診室。團隊將掃描儀的設計和演算法設為開放資源,提供給所有人進一步開發或應用。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香港大學統籌7個協作研究項目 獲研資局逾4000萬撥款

香港大學研VIA生物信息技術 分析細胞演化助精準對症

熱門文章

揀學校Tips ︳6歲前必須養成的「3心」為學習成長打好基礎
01-16
IB補習狂熱|認受性/課程特色/與DSE比較: IBDP 適合你的子女嗎?|Edward Law
12-03
IAL │為何愈來愈多香港學校開辦 IAL 課程? 是否比 DSE 和 GCE A-Level 更輕鬆?
07-03
姑侄 八仙嶺 行山失聯獲救 6歲童現低溫症徵狀 直升機送院治理
02-05
男童 連鎖壽司店 舔公共食具 店方發聲明譴責:採法律手段處理
02-05

參考人力需求去揀科|湯圓
2025-02-04
理大與博愛醫院合作 為專職醫療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2025-02-03
科大開發人工智能英語評估及學習系統 供全港中學生免費使用
2025-01-20
香港大學︱港大逾60學生受騙損失逾6000萬 校方要求內地學生填問卷 否則禁入圖書館︱ 電騙
2025-01-20
牙醫註冊條例 | 4.1起牙科生畢業須實習1年 月薪為全職一半約3.5萬元 附牙醫學士收生標準/分數
2025-01-16
都大獲撥款7,700萬港元 開辦診斷放射學與機器人及自動化工程2個新課程
2025-01-1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