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規劃│因了解而分開│Ian Tsang

2022-02-10


由於疫情肆虐,近期政府防疫政策在近日再進一步收緊,相信小學學生難以在短期內可以恢復實體上課,直接影響將要在二、三月期間進行最後一次(第三次)呈分試的小六學生。根據近兩年疫情下的經驗,學校一般傾向在回復實體上課數星期後方會進行校內呈分考試,因此假若在二月份內未能安排實體上課,教育局便可能跟兩年前一樣需要再次取消第三次呈分試。

等五年級才預備升中?!

由於每次呈分試的比重相同,三次呈分試的每次成績只會佔整體的三分之一。因此,即使第三次呈分試能夠順利進行,要以一次成績提升本來按照兩次成績計算得到的派位組別依然是難以達成的任務。在疫情下的新常態,提醒其他較低年級的小學生和家長在現今變幻莫測的世代,在高小階段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要認真處理每一次考試的成績。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尤其是按照近年疫情下的經驗,越來越多中學已經開始要求申請人提供早至四年級的校內成績作為參考,依然打算等待五年級下學期才開始處理升中的舊思想早已經不合時宜。更無耐的,是現實中有大量學生和家長要留待第一次呈分試成績公佈後才能有所覺醒,這批學生正正就是最需要有第三次呈分試的一群,因為現實中即使是在第二次呈分試前已經有所覺醒,但純粹以一次稍好成績亦難以追回一次極差成績,因此才需要多一次(第三次呈分試)的機會……

家長:有中學 = 直升?!

2023年小一入學申請已經展開,部份希望子女毋須面對呈分試「壓力」的幼稚園家長,會特意集中為子女挑選超過50%擁有一條龍/直屬/聯繫中學的私立/直資小學,認為這樣就可以安枕無憂、讓子女在家長悉心安排下就可以無風無浪地升讀中學。其中部份小學更不會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舉行呈分試與否、仿佛與這些學生根本完全沒有關係……但事實上呈分試只是一個名稱,形式實際上與普通校內考試無異。而全港一條龍直資中學對於升讀原校均有定出最低要求,與家長妄想的無縫直升實在有所差別……

多人爭就是好學校?

事實上,每年在小一入學申請程序中都有大量家長為子女爭取投考私立和直資小學,動輒達數以千計學生爭取每間小學百多個名額,競爭依然非常劇烈。雖然這是每一間私立和直資小學都希望家長相信的情況,方便學校爭取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多學生爭相投考,但最終的事實並非就如家長預期般簡單和順利。

私立、直資小學插班競爭同樣劇烈?

無可否認,由於部分家長認定私立和直資小學能夠提供更理想的學習環境,每年爭取入讀私立和直資小學的家長為數甚高。但假設家長們的想法與事實相符,那麼未能成功送子女入讀這些小學的家長,理應在隨後依然繼續努力送子女進這些學校,因此這些小學的學生人數在六年小學期間即使不往上,理應亦可以保持在穩定水平。但只要比較過去十年各類別小學同屆學生的入學和畢業人數,便會發現事實和大多數家長的想法並不一致。

官立和資助小學每屆學生有增無減

如果綜合過往十年私立、直資小學(包括國際學校)的每屆學生六年的人數,會發現平均每屆會有9%以上學生在完成小學前退學;出人意表的是,綜觀整體官立和資助小學平均每屆學生卻反而有平均接近4%的增長。按照數據上的事實反映,除了部分就讀私立、直資小學的學生可能會在就讀期間離開本港到海外升學之外,實際上每年有一定數目的學生在就讀小學期間會從私立、直資小學轉到官立、資助小學繼續就學

而更意想不到的,是在眾多小學類別之中上升幅度最明顯的,竟然是近年局方帶頭在需求減少地區率先停辦的官立小學!在近十年畢業人數竟然較入學人數平均上升達5.81%。究竟是甚麼原因構成官立小學成為插班生家長的寵兒?就要留待下回分解……

 

作者:Ian Tsang

熱門文章

教育局公布2024年 全港性系統評估 報告 小三中英數達標率全線下降
11-04
DSE成績覆核成功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首誕「超級狀元」
11-02
聖保羅男女中學中一入學簡介會約1300人出席 本地家長憂「人才子女」競爭 月花$5000讓女兒讀興趣班
11-02
新加坡遊客北角玩 彈床樂園 撞爆腎 被逼摘腎保命 腹部有7.5吋疤痕
10-24
英10歲女童疑屢遭 家暴 致死 調查揭曾被罰整晚做仰臥起坐
11-03

小一 入學 |從個案與家長分析兩個選小學的策略|趙榮德
2024-09-21
2025/26小一入學 |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小一入學簡介會
2024-09-05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5|今起接受紙本申請 高才通家長交表 指內地課程較深但本港選擇較多
2024-09-23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5︳官津小學地區名校港九篇:東區基灣88%升中入首志願、協和注重STEAM
2024-09-20
自行分配學位|無論25分或15分 一樣有機會入到可升上英中的小學|趙榮德
2024-09-17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5|適齡學童減添勝算 校長籲博最心儀校 不幸落空仍有「叩」機
2024-09-13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