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跟大家談STEM│黃秉華

2022-01-31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與員工交流,順便為上了一堂科普課,解釋科學、技術、工程的分別的問題。他說︰「科學只能被發現,因為它是客觀規律,不是可以創造的;技術是創新,汽車就是一個技術,但是可以有多種汽車;工程是追求精益求精的領域。這三者不要混淆,三種不同的路線,三種不同的考核方法。」至於數學,任正非更不止一次向大家介紹,華為的5G通訊之所以取得優勢,全靠是數學,最著名的例子是關於5G通訊標準的突破,源於一位美籍十耳其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

093609_oU1Z5MDZ

中國科技目前最大的難題是半導體芯片技術與生產,受制於美國的制裁,2025年中國要實現全國使用芯片70%需要國產化,任正非的評語是︰「國家修橋、修路、修房子肩簡單,不外是砸錢就行。芯片砸錢不行,得砸數學家。」任正非還説:「將來退休後,想找個好大學,去學學數學。」因為他認為,「用物理方法來解決問題已趨近飽和,要重視數學方法的突起。」

以上是任正的一套STEM觀念,同時也說出了中國未來的希望就是放在擁有基礎研究的科學家身上,事關相比於西方國家,中國科學人才和成就都是相對薄弱的,更重要的是過去的發展階段過程中,企業為了急於取得成就,放棄長遠的科學研發投資,失去發展核心技術的機會,於是遇上了美國的芯片制裁,我們幾乎沒有應對之策。

任正非來自貴州的貧窮家庭,憑苦學奮鬥考進了大學,畢業之後加入軍隊,成為是工程兵團的技術員,1976年任正非與團隊成功地研製出了中國第一台高精度的空氣壓力天平。1978年他被選拔參與「全國科學大會」,這個科學大會引發了內地「科學熱」,科技出版成為熱門行業,科技報紙及科普讀物發行量、讀者群大增。

六十多年前,中國沒有太空技術,同樣是靠內地的科學技術人員的闖關而成。去年我們已經上到火星,以及建立了我們的太空站。憑的是什麼?中國人的意志以及大量的科學技術人才,未來的五十年,STEM人才依然是國家的中流砥柱。

作者:黃秉華

更多文章:

培養孩子更好投身創新時代│黃秉華

STEM理工科、人文科之外,還有「人民科」,很重要的啊!│黃秉華

熱門文章

教育網站|大量幼稚園數學工作紙免費下載 專訓練邏輯思維
01-17
藝術訓練 |15個小朋友簡易學畫畫網站/YouTube/App推介
10-30
邊玩邊學|18個兒童英文 YouTube頻道兒歌+故事推薦
09-20
中年好聲音3|「抗癌戰士」任永健14強止步 錯過兒子成長慘被當陌生人
04-07
前港姐季軍 袁彩雲 宣佈離婚? 神情嚴肅稱我離婚了 直言需要私人空間
04-04

投委會以時下熱話推廣理財 理財動畫系列走入中小學校園
2025-03-26
Stem教育︱比卡超的10萬伏特到底有多強?
2024-12-12
STEM |7個 STEM 遊戲網站+電話app 邊玩邊學習
2024-11-12
大熊貓 咁多隻點分? 海洋公園教「 熊貓辨認大法 」 要靠2個身體部位!
2024-11-06
邊學邊玩|在家玩科學其實好簡單 骷髏骨手學習大氣壓力|工程師媽媽學堂
2024-10-30
STEM教育| STEAM玩具 激發孩子潛能 選STEAM玩具5大類型+5大原則
2024-10-2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