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嬰兒睡眠 | BB晚晚喊唔停?中醫教你止喊秘技
2022-01-10
小兒若白天能安靜入睡,入夜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稱為 夜啼 ,並多見於新生兒及嬰兒。啼哭是新生兒及嬰兒的一種生理活動,在表達要求或痛苦,如饑餓、驚恐、尿布潮濕、衣被過冷或過熱等時都可能啼哭,此時若喂以乳食、安撫親昵、更換潮濕尿布、調整衣被厚薄後,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屬病態。我們在此討論的是嬰兒夜間不明原因的反覆啼哭。
造成小兒夜啼的因素
小兒夜啼主要由心熱、驚恐等因素所致。若孕母脾氣急躁,或平素恣食香燥炙博之物,或過服溫熱藥物,蘊蓄之熱遺於胎兒;出生後將養過溫,受火熱之氣熏灼,均令體內積熱,心火上炎,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由於心火過亢,陰不能制陽,故夜間不寐而啼哭不寧;徹夜啼哭之後,陽氣耗損而日間精神不振,故白天入寐;夜間正氣來複,故入夜又啼。周而復始,迴圈不已。另外,心藏神而主驚,小兒神氣怯弱,智慧未充,若見異常之物,或聞特異聲響,常致驚恐。驚則傷神,恐則傷志,致使心神不寧,神志不安,寐中驚惕,因驚而啼。
判斷要點
1.嬰兒因難以查明之原因入夜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而白天如常。
2.應該與身體不適、拗哭相鑒別。小兒夜間若哺食不足或過食,尿布潮濕未及時更換,環境及衣被過冷或過熱,繈褓中夾有硬體異物等,均可引起嬰兒不適而啼哭,採取相應措施後則嬰兒啼哭即止。有些嬰兒因不良習慣而致夜間拗哭,如夜間開燈而寐之拗哭,搖籃中搖擺方寐、懷抱方寐、邊走邊拍方寐的習慣等,注意糾正不良習慣後啼哭可以停止。
常見小兒夜啼的辨證調治
1.心經積熱
表現為啼哭時哭聲較響,見燈尤甚,哭時面赤唇紅,煩躁不寧,身腹俱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甚至潰爛。可透過清心導赤,瀉火安神的方法調治。
家庭簡方:生地黃、淡竹葉、甘草、燈芯草
生地清熱涼血;竹葉、通草清心降火;甘草梢瀉火清熱;燈芯草引諸藥入心經。同時要注意避免衣被及室內過暖。大便秘結而煩躁不安者,加生大黃以瀉火除煩;腹部脹滿而乳食不化者,加麥芽、萊菔子、焦山楂以消食導滯;熱盛煩鬧者加黃連、梔子以瀉火除煩。
2.驚恐傷神
表現為夜間突然啼哭,似見異物狀,神情不安,時作驚惕,緊偎母懷,面色乍青乍白,哭聲時高時低,時急時緩。可用定驚安神,補氣養心的方法來調治。方藥可用遠志、石菖蒲、茯神、龍齒定驚安神;太子參、茯苓補氣養心。若睡中時時驚惕者,可加鉤藤、菊花以熄風鎮驚;喉有痰鳴,加僵蠶、郁金化痰安神。如果夜啼的小兒一身是汗,用甘草、大麥、紅棗煎湯,療效也是很好的。
註解:以上藥物劑量每味3至5克左右即可,煎煮後每次少量頻飲。必要時請諮詢中醫師的專業意見。
小兒夜啼的預防和調護
(1) 注意防寒保暖,但忌衣被過暖。
(2) 孕婦及乳母不可過食寒涼及辛辣熱性食物,忌受驚嚇。
(3) 不要將嬰兒抱在懷中睡眠,不通宵開啟燈具,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4) 注意保持周圍環境安靜祥和,檢查衣服被褥有無異物,以免刺傷皮膚。
(5) 嬰兒啼哭不止,要注意尋找原因,若能排除饑餓、過飽、悶熱、寒冷、蟲咬、尿布浸漬、衣被刺激等,則要作進一步系統檢查,以儘早明確診斷。
作者:葉丹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床中心及中藥房資深中醫師
星島網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