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邊學|玩具就是用手玩| 香橙老師
2022-01-03
女兒小晴生日,愛心太太特准父女二人外出約會。小晴喜愛花朵,先帶女兒行行花店,再到玩具連鎖店閒逛。玩具店內人流不少,從對話中 香橙老師 得知大部分家長都在選購聖誕禮物。
香橙老師 一直都不明白,為何聖誕節有聖誕禮物,新年又有新年禮物,然後還有兒童節禮物,復活節禮物,甚至近年新興的Halloween禮物。凡此種種都使親子關係物質化,久而久之令新一代兒童把「愛」與「物質」劃上等號。
站在電視屏幕前跟小晴一起在看玩具廣告, 香橙老師 見兩婆孫已為巴斯光年公仔付款,正準備離開之際,外婆突然發現公仔不會發聲,也不會擺動身體,最後決定補上差價150元,換了另一隻能發聲、發光、手舞足蹈的巴斯光年。香橙老師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值得嗎?」
玩具是發展孩子生活技能的媒介。兒童拿著不發聲、不會動的巴斯光年玩耍時,必須加入想像力,替公仔代入角色,引入情境,加插對話,才能進行「玩耍」過程。相反,看著入電池就能打圈開動的火車,聽著按掣就播放電子音樂的「早教器材」,目睹小企鵝隨著電梯上移到頂,再滑滑梯返回原位,都不太能協助孩子發展社交、想像、創意、解難、語言等能力。
補上差價一百五十大元,香橙老師認為一點也不值得,只是當時沒有膽量向長輩提出。用「貼錢買難受」來總結香橙老師的所見,從邏輯角度來看,可能沒有過分誇張。
作者:香橙老師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