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溝通|每天三件快樂事|張宏艷

2021-12-13


子女還小的時候,我與他們玩一個睡前遊戲,晚上熄燈躺在牀上,每人要講今天發生的三件「快樂事」,輪流講完才可睡覺。孩子有時想了很久也想不到,問道:「如果沒有任何快樂的事,怎麼辦?」

「沒有快樂的事,也有值得感恩的事,不論多麼瑣碎的小事,都值得感恩,例如電梯快關門,竟然有人按着門打開等你;我們做錯了事,對方竟然不追究;考試忘記帶筆,同學馬上借給你。」每天感恩,心中感謝偶遇的「恩人」,就是快樂的泉源。

每天感恩,靈感來自「正向心理學」之父、美國心理學教授Martin Seligman。他做過一個著名的「快樂練習」,要求參與研究的志願者做幾件事:一、一星期內寫信給想感恩的人;二、寫下每天三件開心事;三、找出自己的長處;四、每天發揮長處,助己助人;五、說出每天表現最好之時,發揮了甚麼能力。結果發現,「快樂練習」持續一段時間後,有效減低參與者的憂鬱情緒,增強快樂。

如何將感恩發揚光大?我多年的老朋友、「教育大同」負責人Cam更走前一步,籌辦一個特別的「感恩告示」行動。

參與活動的父母,可以與子女一同思考希望感謝的人,然後用自己的意念,以「感恩」為題製作感恩卡,並捐款支持教育大同籌募經費。設計經審批通過,便可在銅鑼灣大型電子告示板、咖啡店及網頁刊登。

快樂源於「感恩」,懂得感恩,才有正面思維。現代社會,很多人患上不同程度的憂鬱、情緒病,更應該訓練正向思維,捐款做善事,又可感謝「恩人」。有意者可以往「教育大同」網站瀏覽詳情。

作者:張宏艷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黃金五分鐘 ︳張宏艷

和自己對話|尋找內心的孩子|張宏艷

熱門文章

【拜年如何叫親戚?】認住關係圖
02-01
迎接孩子青春期 父母應轉換角色 3招變身「偉大教練」|Sophia哲學諮商師
04-07
硬頸 孩子抗壓力較高、表現較優秀 美國育兒專家10招教育硬頸孩子
06-16
珍惜生命|何文田17歲女企跳 消防開氣墊 談判專家勸解救回
04-19
銀髮爸爸到旺角尋女 反被指打女 警調查列糾紛
04-1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你是「衝動教養」還是「尊重教養」?|鄭涵櫻
2025-04-18
不要直接說孩子錯了,而是引導他們發現|尚瑞君
2025-04-16
教養要 活在當下 |潮媽與威哥的正向教養
2025-04-16
戶外活動 |別讓孩子只活在螢幕裏!6個必須帶孩子出門的理由
2025-04-14
孩子情緒|教孩子認識這4種「負面情緒」 有助他們建立情緒表達力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