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年輕化 醫生倡篩查降至45歲

2021-12-07


根據醫管局的癌症統計,大腸癌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上圖)指出,大腸癌並非老人專利,根據中大研究發現,大腸癌在亞洲區有年輕化的趨勢,55歲以下的大腸癌患者不斷增加,香港年增1.7%。香港專科於2016至18年的大腸鏡統計數據中,55歲以下發病的大腸癌患者逾一成半,最年輕的患者年僅22歲,並指患者年輕化原因或與肥胖相關,建議大腸癌篩查應降至45歲。

劉卓靈表示,大腸癌是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多數的大腸癌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慢慢演變為癌症。大腸內窺鏡有助預防大腸癌,而檢查在無痛及無知覺狀態下進行。醫生利用可屈曲的內窺鏡,由肛門進入大腸,觀察有否發炎,瘜肉或腫瘤等疾病。如果大腸內窺鏡檢查過程中如發現瘜肉,會即時利用內鏡儀器切除,並即時抽取組織樣本作化驗。

他又指,大腸癌篩查有助減低癌變率,香港亦有推出大腸癌篩查計畫。自2014年政府便開始資助特定年齡組別的市民接受大腸癌篩查,於2016年以先導計畫形式推出,並於兩年後恒常化計畫。政府去年全面推展至資助所有50至75歲無徵狀的香港市民,計畫不設限額,以每兩年進行一次大腸癌篩查。

根據衞生署估計,截至2019年9月,有約17萬名合資格人士已參加此計畫;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陽性個案中,約67%確診大腸腺瘤。大腸癌是香港常見癌症中唯一一個新增案例遞減的疾病。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的大腸癌新增案例有了明顯的跌幅,由2017年的5,635例減至2019年的5,556例。

劉卓靈指出,香港專科於2016至18年的大腸鏡統計數據中,約78%病人腸道內存在最少一粒瘜肉,腺瘤瘜肉發現率為約58%。結果又發現,55歲以下發病的大腸癌患者逾一成半,最年輕的患者年僅22歲,並指患者年輕化原因或與肥胖相關,建議大腸癌篩查應降至45歲。

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更多文章:

生活健康|食物加入乳化劑增色澤及嫩滑口感 陳家亮:破壞腸道微生態或致大腸癌

【預防癌症】進食隔夜菜恐致大腸癌 研究:愈7成患者確診前每週食2次以上

熱門文章

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專家: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03-12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03-26
女性健康|40歲是健康分水嶺 婦科醫生公開「40+女性的黃金健康公式」
03-14
何雁詩鄭俊弘愛子病情好轉 講出人生第一個字竟是X
03-29
山東 5歲男童 因夜瞓被母親及其男友教訓 遭過度暴力致身亡
03-25

生活變悶會影響腦部健康? 神經學家教你5招護腦
2025-03-31
挑食 惹禍!5歲女童反覆腹痛2周 求醫驚見腸道全阻塞「宿便積滿肚」
2025-03-28
隔夜餸 沒營養兼有毒?營養師分享正確保存+加熱方式|食物安全
2025-03-27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2025-03-26
食物中毒|50歲男子用 隔夜飯 炒飯險喪命 器官衰竭入ICU 醫生:6類食物不宜隔夜食
2025-03-26
功能醫學之父分享 提升免疫能力 5大秘訣 讓免疫系統保持活力
2025-03-2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