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年輕化 醫生倡篩查降至45歲

2021-12-07


根據醫管局的癌症統計,大腸癌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上圖)指出,大腸癌並非老人專利,根據中大研究發現,大腸癌在亞洲區有年輕化的趨勢,55歲以下的大腸癌患者不斷增加,香港年增1.7%。香港專科於2016至18年的大腸鏡統計數據中,55歲以下發病的大腸癌患者逾一成半,最年輕的患者年僅22歲,並指患者年輕化原因或與肥胖相關,建議大腸癌篩查應降至45歲。

劉卓靈表示,大腸癌是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多數的大腸癌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慢慢演變為癌症。大腸內窺鏡有助預防大腸癌,而檢查在無痛及無知覺狀態下進行。醫生利用可屈曲的內窺鏡,由肛門進入大腸,觀察有否發炎,瘜肉或腫瘤等疾病。如果大腸內窺鏡檢查過程中如發現瘜肉,會即時利用內鏡儀器切除,並即時抽取組織樣本作化驗。

他又指,大腸癌篩查有助減低癌變率,香港亦有推出大腸癌篩查計畫。自2014年政府便開始資助特定年齡組別的市民接受大腸癌篩查,於2016年以先導計畫形式推出,並於兩年後恒常化計畫。政府去年全面推展至資助所有50至75歲無徵狀的香港市民,計畫不設限額,以每兩年進行一次大腸癌篩查。

根據衞生署估計,截至2019年9月,有約17萬名合資格人士已參加此計畫;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陽性個案中,約67%確診大腸腺瘤。大腸癌是香港常見癌症中唯一一個新增案例遞減的疾病。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的大腸癌新增案例有了明顯的跌幅,由2017年的5,635例減至2019年的5,556例。

劉卓靈指出,香港專科於2016至18年的大腸鏡統計數據中,約78%病人腸道內存在最少一粒瘜肉,腺瘤瘜肉發現率為約58%。結果又發現,55歲以下發病的大腸癌患者逾一成半,最年輕的患者年僅22歲,並指患者年輕化原因或與肥胖相關,建議大腸癌篩查應降至45歲。

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更多文章:

生活健康|食物加入乳化劑增色澤及嫩滑口感 陳家亮:破壞腸道微生態或致大腸癌

【預防癌症】進食隔夜菜恐致大腸癌 研究:愈7成患者確診前每週食2次以上

熱門文章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02-21
瘦身 | 當眾被嘲肥仔!重達200磅醫生決心 減肥 靠1個「早餐公式」 8個月激減45磅
02-1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02-20
生日會氫氣球裝飾碰到蠟燭爆炸 少女半邊臉灼傷冒煙
02-22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媽媽 化妝 後做一舉動 令8歲女兒面部又紅又痛 揭因一化妝品惹禍
2025-02-21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2025-02-2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2025-02-20
睡覺用2個枕頭恐或致 駝背 加劇!物理治療師教1簡單運動幫助伸展脊椎
2025-02-20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2025-02-19
拖延症|「醫生,我就是做不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兩分鐘規則」破解魔咒|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