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研AI製衣系統 兩小時有製成品

2021-12-07


人工智能( AI )技術愈趨成熟,應用到不同領域,相關研發亦更為廣泛。中文大學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開設多個發展 AI 及機械人科技的研究中心,應對不同行業的需求,其中「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專注於自動製衣、視覺訊息系統等生活及社會應用;「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則開發自動拆卸貨櫃機械臂等設備,提升物流業效率與競爭力。

中大共六個研究中心進駐「InnoHK」,其中三個進駐科學園「AIR@InnoHK」,主要研究應用於各行業的AI技術及機械人科技,昨開放予傳媒參觀,其中「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利用電腦視覺、多語言處理、AI設計、自動化生產等技術,進行多項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研究,例如自動化製衣系統,設有一部裝有七十四個鏡頭及四部投影機的儀器,可在萬分之二秒內掃瞄全身,然後由一部自動織機製造出最適合該人體的毛衣,研究員稱從掃瞄到製造,約兩小時就可得到製成品。

「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的自動製衣系統設有七十四個鏡頭,能在萬分之二秒內掃瞄人體,並傳送數據至製衣機,只需兩小時就有製成品。

另一研究AI自動化駕駛系統,可通過輸入數據,讓AI系統在模擬駕駛時能作出不同反應,例如讓車,研究員指亦可由使用者一起操作,訓練AI駕駛時面對危險應如何決定,使用者只在模擬遇到危險時才操作,「我們發現AI自己要二十小時才學會一個正確決定,加入使用者作訓練則只需八分鐘。」研究員又指研究旨在解決自動駕駛時,面對危險的決策問題。

中心亦研究視覺及語言醫療健康,設有特殊錄音室,可通過使用者的聲音來分析其腦部健康狀況,會否存在腦退化等症狀,並及早治療。同時設計了語音轉換系統,分析口齒不清人士話語意思,以及視覺訊息系統,會在電腦屏幕上列出各選項,然後通過鏡頭捕捉使用者眼球望向方向,再表達使用者想法,主要用於協助有語言障礙的人士。

「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主要研發能在未來應用於物流業各崗位的機械人與AI技術,研發項目之一是搬運機械手,以較柔軟的材料製造手部,可抓取及自動分類貨物;同時,亦研發由感測器及AI系統操控的大型機械臂,可自動安裝及拆卸貨櫃。中心主任、中大天石機械人研究所所長劉雲輝表示,以AI機械人取代人手可減省約八成成本,以加快物流業的運作效率,提高行業的競爭力。

「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研發的柔軟機械手臂,可夾起貨物及進行分類。

中大副校長岑美霞稱,每所「中大InnoHK」研究中心均獲政府批出逾億元的資助,反映中大的科研水平得到肯定,「這幾所中心是為了運用科技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們亦有研發產品支援相關行業及初創公司的發展。」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香港中文大學 | 中大3教授入選全球20頂尖科學家 盧煜明連續5年上榜

香港中文大學 | 中大計算機科學排名 升至全球第10位

熱門文章

DSE英文科 |考生:卷三試題難度屬中上水平 教師:料考生更易取得高分
04-05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2025︳學位分配通知安排/統一派位交表/中一註冊一文睇清 拆解9大關鍵問題
03-31
中學|德蘭中學 校長親自下廚炮製住家飯 為DSE考生打氣
04-03
旺角14歲少年教胞弟做功課情緒激動 敲碗意外傷弟額頭
04-05
鴨脷洲女學生衝紅燈 遭的士撞飛撻落地 熱心途人上前慰問
04-04

城大與劍橋合作 攜手推出兩校亞洲區規模最大全球研究合作計劃
2025-04-01
VTC|IVE學生研發「太陽能風樹」推動高效可再生能源應用
2025-03-24
大專|20名大專院校學生獲頒 傑出服務獎
2025-03-24
中大 ︳與哈佛合作研發新藥物製劑方法 助提升心血管疾病、腫瘤科多種藥物功效
2025-03-20
城大|城大研提升海堤生態組件獲頒大禹獎
2025-03-20
城大蟬聯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國際化大學」 榮登榜首 力壓牛津劍橋
2025-03-2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