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產品|海關檢8款不安全染髮劑或可致過敏發炎 提醒使用時加倍留意
2021-11-30

^檢獲的8款懷疑不安全染髮劑。政府圖片
香港海關公布,早前檢獲8款共1688件懷疑不安全染髮劑,提醒市民使用該類產品時,應加倍留意其安全性,若長時間接觸皮膚或用於受損傷的頭皮上,或有引致皮膚過敏和發炎的風險。
海關表示,早前接獲舉報,指市面上懷疑有多款不安全染髮劑出售。海關人員隨即進行調查,從一間位於中環的零售商試購8款染髮劑作安全測試。根據相關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該8款染髮劑的細菌菌落總數超出標準上限約零點5倍至38倍,而霉菌和酵母菌總數則只有一款符合相關標準,其餘7款則超出標準上限約1倍至45倍,不符合《消費品安全條例》(《條例》)的一般安全規定。
海關人員其後採取行動,從一間位於九龍灣的批發商,檢獲該8款共1688件懷疑不安全染髮劑。除搜查涉案零售商和批發商外,海關人員亦到全港各區進行巡查,暫沒有再發現該8款產品出售。海關稱,案件仍在調查中。
海關建議市民,於購買及使用染髮劑時,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詳細閲讀產品的安全使用說明;
2)切勿將產品用於受損傷的頭皮上;
3)切勿讓產品濺及眼睛;若出現皮膚過敏或不適,應立刻用水沖洗;
4)及若徵狀持續或加劇,應盡快求醫。
根據《條例》,任何人士不得供應、製造或進口消費品,除非該等消費品符合《條例》的一般安全規定。違例者首次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而其後各次定罪則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2年。市民如有懷疑不安全消費品的資料,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2545 6182,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電郵帳戶([email protected])舉報。
消委會曾做過有關染髮劑報告,提醒不少人都會定期自行染髮,但需要注意身體情況及使用方法,否則可能會引起不適:
– 消費者在染髮前應留意身體狀況,如皮膚有濕疹,或頭皮表面痕癢甚至有破損,應避免染髮。不健康的頭皮有機會增加身體對不同化學物質和微生物的過敏反應,消費者應小心留意。
– 消費者在進行任何染髮前,應該先詳細閱讀產品包裝和說明書上標示的使用方式,並按指示進行皮膚敏感測試,以減低因染髮可能導致的健康風險。
– 如消費者曾因染髮而引起過敏反應,在選擇染髮產品時應加倍小心,特別留意產品包裝上的成分表,避免使用含較多不同致敏物質的產品。如有需要,可向醫護人員了解並進行致敏物質的測試。
– 永久性染髮劑一般會加入阿摩尼亞和過氧化氫等化學物質,讓染料能進入皮層內部,所以缺點是有機會破壞頭髮表層,造成乾燥或毛躁。如果消費者希望減低對頭髮的傷害和減低過敏的風險,應避免選擇該類染髮用品。
– 如果消費者在使用染髮劑時感到痕癢,甚至有灼熱的感覺,應立即用清水清洗。如果清洗後,皮膚的症狀持續,消費者應盡快向醫護人員求助。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