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下顎嘴唇舌頭協調 口部肌肉或影響嬰幼兒語言發展

2021-11-25


有言語治療師指出,口部肌肉在嬰幼兒成長階段十分重要,因為它與孩子日後的語言能力發展有關。想孩子的口部肌肉發展健康,家長必須留意其下顎、嘴唇和舌頭三個部位的協調,相關發展會隨着年齡及進食經驗增加而漸趨成熟穩定;若下顎、嘴唇和舌頭三個部位的協調發展不良,或影響小朋友的語言能力發展。

進食助口部肌肉發展

協康會言語治療師曾家敏(Karmen)表示:「嬰幼兒的口部肌肉主要依靠日常進食經驗發展。小朋友從出生起,由吸吮母親乳頭或奶樽的奶嘴,到後來能夠咀嚼固體食物,當中吸吮或咀嚼的動作帶動口部肌肉運動,令他們可愈來愈熟練地運用口部肌肉。」她指出,這些動作需要小朋友的下顎、嘴唇和舌頭活動,三個部位的肌肉則慢慢藉此發展成熟,而整體口部肌肉的能力會隨着年紀慢慢發展,約兩至三歲便發展穩定。

口部肌肉各階段發展

「零至三個月時,寶寶會有各種與生俱來的條件反射動作,包括吸吮和吞嚥反射、覓食反射、咬合反射及嘔吐反射,這些條件反射動作會在日常飲食時出現;四至六個月的寶寶開始能夠同時郁動下顎及舌頭,做出咀嚼動作。」Karmen續說,當寶寶六個月大時,上述條件反射動作逐漸減少;七至九個月時,寶寶的舌頭開始能夠上下左右移動和伸出、縮入,並運用嘴唇、下顎和面頰,移動嘴裏的食物;約十至十二個月時,舌頭可在口腔移動或旋轉,撩動食物以感受其質感和味道,並開始能咀嚼軟曲奇等半固體食物。

她表示,小朋友一歲後,舌頭和嘴唇能夠分開獨立活動,食物不會從嘴裏漏出來,咀嚼能力在一歲半起增強,吸吮、吞嚥、呼吸的協調亦漸趨平穩;兩歲開始,口部肌肉開始穩定發展,小朋友能夠利用餐具和飲管自行進食。

三歲後,小朋友的下顎發展穩定良好,應能夠自行感受食物的質地、大小和味道,並能調校下顎的開合幅度和力度。

口肌協調助語言能力發展

Karmen解釋:「嬰幼兒約六至七個月大時進入長牙階段,因口腔神經綫受刺激,會分泌大量唾液,家長可能見到他們經常流口水,主因是其吞嚥功能尚未成熟和未能完全控制口部肌肉,故實屬正常。」她說小朋友約兩歲時,理應能夠控制口部肌肉,若仍經常流口水,可能因為其口部肌肉發展遲緩,影響下顎、嘴唇和舌頭的協調,長遠而言會影響語言發展能力。

孩子的進食經驗直接影響口部肌肉的發展,Karmen表示若他們到約兩歲時仍然以進食軟質食物如糊仔、粥為主,有可能令其口腔肌肉控制能力發展延遲,「家長在幼兒加固時期,需留意提升其口部肌肉咀嚼能力,軟質食物因欠缺一定的硬度,令小朋友口腔肌肉的鍛煉減少,未能完全運用口部肌肉,或影響口部各處的肌肉協調。當口部肌肉協調受影響,其語音發展能力亦受影響。」

家長可提供不同的固體食物如芒果乾、香腸、菜莖等予兒童咀嚼,先用紗布包裹食物,然後放在其一邊臼齒,讓他咀嚼至碎狀,再以相同方法放在另一邊臼齒。

家長要留意加固食物的質感和硬度,令小朋友能夠多運用口部肌肉咬合和咀嚼,有助其口部肌肉協調。

Q: 小朋友使用奶嘴,其口部肌肉或味覺發展會受影響嗎?

A: 味覺於嬰幼兒出生後六個月內自然發展完成,故與是否使用奶嘴沒有任何關係。相反,很多家長習慣利用奶嘴協助嬰幼兒入睡,他們可從吸吮奶嘴獲得口腔探索的滿足感或平復情緒。雖然吸吮動作是口部肌肉自然發展的早期表現,但若小朋友已過一歲仍長期使用奶嘴,會令小朋友欠缺其他運用口部肌肉的經驗,或令其口部肌肉發展不完全或遲緩,故不建議小朋友在近一歲時仍使用奶嘴。

如何訓練幼兒口肌能力

Karmen指出,零至一歲為口部肌肉自然發展的階段,家長可在子女兩歲時與他們進行口肌訓練遊戲,提升其口肌能力。

1.吹氣活動:與孩子玩吹肥皂泡、吹紙船遊戲,能加強孩子對呼氣和顳顎的控制和嘴唇的力量;可讓孩子吹笛子,連續吹三至四次而中間稍有停頓,有助提升其呼吸協調能力。
2.飲管吸吮活動:運用不同長短、粗幼和彎曲度的飲管讓孩子進飲,有助提升其下顎的控制能力和嘴唇力量。
3.咀嚼活動:盡量提供不同質感的食物,提升小朋友的咬合和咀嚼能力;對於咀嚼能力較弱的孩子,家長可用紗布包裹食物,然後手執紗布末端,放在孩子一邊臼齒中間讓他咀嚼,能加強其面頰肌肉力量和提升下顎的控制能力。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言語治療師的玩具箱】10項與幼兒互動的技巧

【言語治療師】中英「混」用?

 
 

熱門文章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02-21
瘦身 | 當眾被嘲肥仔!重達200磅醫生決心 減肥 靠1個「早餐公式」 8個月激減45磅
02-11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02-19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為傳宗接代 64歲產婦透過試管嬰兒技術懷孕 誕下健康男嬰 創當地最高齡紀錄
02-23

媽媽 化妝 後做一舉動 令8歲女兒面部又紅又痛 揭因一化妝品惹禍
2025-02-21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2025-02-2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2025-02-20
睡覺用2個枕頭恐或致 駝背 加劇!物理治療師教1簡單運動幫助伸展脊椎
2025-02-20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2025-02-19
拖延症|「醫生,我就是做不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兩分鐘規則」破解魔咒|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