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 中大3教授入選全球20頂尖科學家 盧煜明連續5年上榜

2021-11-24


^左起:中大醫學院趙慧君教授、盧煜明教授及陳君賜教授。 中大圖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盧煜明教授、趙慧君教授及陳君賜教授一同獲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選為「2020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他們是名單上僅有來自香港的學者,盧教授更是連續5年獲此殊榮。

《自然生物科技》以研究人員在2020年獲得專利(歐洲及美國)的數量、過去5年(2016-2020年)專利被引用的次數,以及其論文被引用的次數(H指數)作為排名指標,評估研究人員將醫學基礎科研成果應用在臨床技術或藥物上,以實踐轉化研究目標作出的貢獻。在過去5年,中大醫學院3位教授被引用最多的專利項目為「分析血漿內DNA甲基化進行胎兒及癌症無創檢測技術」。

《自然生物科技》以研究人員在2020年獲得專利(歐洲及美國)的數量、過去5年(2016-2020年)專利被引用的次數,以及其論文被引用的次數(H指數)作為排名指標,評估研究人員將醫學基礎科研成果應用在臨床技術或藥物上,以實踐轉化研究目標作出的貢獻。在過去5年,中大醫學院3位教授被引用最多的專利項目為「分析血漿內DNA甲基化進行胎兒及癌症無創檢測技術」。

有「無創產前檢查之父」之稱的盧煜明教授,為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教授於1997年加入中大,同年發表孕婦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其後研發了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驗方法,將以DNA分析為本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從科研層面應用至臨床診斷,是醫學界的重大突破。技術已被全球數十個國家廣泛採用,每年有數以百萬計孕婦受惠。憑藉無創檢測技術的基礎,盧教授及其團隊繼而開展非入侵性的癌症檢測研究。

熱門文章

財政預算案︱2500元 學生津貼 削減機會高 庫房年省20億 教評會指助滅赤「學界有責」
02-21
中學| 聖若瑟書院 150周年2.23開放日 設表演、攤位和展覽
02-20
暑期活動2025| 聖保羅男女暑期學校 10天寄宿體驗 開始接受報名 全英課程音樂/創意解難/體育/價值觀
02-21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遭無辜推跌頭撼花槽 2孩之父失憶兼頸椎受傷臥床 妻憂心:咁樣一世
02-22

科大與英美醫學院合作 籌建 香港第三間醫學院
2025-02-18
THEi研究改裝酒店為學生宿舍 冀明年升格為應用科學大學
2025-02-17
QS國際貿易學科排名|城大MBA全球位列45 全港排第2 畢業生就業能力冠絕亞洲
2025-02-14
STEAM教育|科大初創團隊研健康監測App 掃臉30秒測心率血壓 獲美國 FDA 認證
2025-02-06
參考人力需求去揀科|湯圓
2025-02-04
理大與博愛醫院合作 為專職醫療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2025-02-03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