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痛症|坐骨神經痛到喊

2021-11-11


坐骨神經痛,會從屁股痛到腳,腳板掂到地都痛,如坐針氈。現代人久坐少運動,坐骨神經痛的發病率很高。很多人以為坐骨神經痛會自然好,但無視問題,或會令問題惡化。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最粗的神經,由下背部一路經過臀部、大腿後側向下延伸,支配下肢肌肉的運動及感覺。坐骨神經痛只是一個症狀,引起痛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運動創傷導致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孕婦盆骨前傾誘使肌內壓迫坐骨神經,或年老退化導致椎體前移,均會引致坐骨神經痛,出現肌肉麻痹、刺痛有如觸電或針刺般的感覺,甚至在咳嗽、打噴嚏時感到劇烈痛楚。

坐骨神經痛屬於中醫的「腰腿痛」、「坐臀風」、「痹證」等範疇,中醫稱之為「筋痹」、「筋痛」。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則筋骨容易失養,正氣不足、衛外不固,外來的風寒濕邪就更易來犯,乘虛侵襲經絡。邪留經絡,正氣為邪所阻,氣血凝滯,就會出現不同疼痛症狀。年老體虛、腰椎退化、腰腿受風寒、腰背曾受傷,或長期處於寒濕環境,亦會形成坐骨神經痛。

不通則痛,中醫紓緩痹證,主要利用針灸、推拿等方法,透過刺激相應穴位,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祛風通絡、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中醫推拿有十法,「按」和「揉」是其二,可健肌皮、營養筋脈、疏通氣血。按揉由小腿循行至腰腹的肝膽經,可活血行血,減少瘀積;還可疏肝理氣、調節情緒。配搭一些有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作外敷或外洗,如獨活、桑寄生、伸筋草、牛膝、川芎等,對緩解肌肉痙攣和炎症,改善血液循環也有幫助。日常也應避免翹腳,少食酸味食物,因為「酸傷筋」,酸味過多會令筋絡收縮痠痛。

晚秋轉涼,熱脹冷縮的關係而令韌帶柔韌性變差,特別容易感到疲勞、筋肌僵硬、關節不適,坐骨神經痛更易發作。將按摩拉筋養成習慣,能有效舒筋活絡、預防痛症。

 

作者:唐安麒

中港台著名健康食療專家;為國際美洲大學工商管理榮譽博士、自然療法博士、曾修讀中藥營養學、體重控制學等,教你用最natural方式達至健康目標。

東周刊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輕鬆養生 | 都市常見病

熱門文章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31歲媽媽長期鬱結於心罹患 乳癌 晚期 悲嘆「孩子還小怎麼辦」專家教5招幫助管理情緒
04-09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謝霆鋒兩子現身演唱會撐爸爸 儼如小粉絲邊聽歌邊跳舞成焦點
04-27
金像獎2025|谷祖琳 憑《爸爸》奪女配角獎 台下緊抱阿叔谷德昭 胞弟祖母2年內先後墮樓亡 一度患抑鬱影響一生
04-27

唔想 濕氣 纏身?中醫提醒避免9樣壞習慣
2025-04-28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