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病|狂用關節引發滑囊炎

2021-11-11


人體活動需要用到不同關節,而關節附近有個很重要的結構—滑囊,負責分泌黏液減少骨骼和軟組織之間的磨擦。然而,當過度使用關節或受傷,有機會引致滑囊發炎,出現痛楚、無法發力等徵狀!到底關節滑囊有何作用?當滑囊發炎時如何治療?今期骨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詳細解構。

今年六月,任職醫院病房助理的馮女士,下班後約朋友見面聚會,由於翌日是假期,聊天直到較晚才回家。怎料盡興過後,當晚半夜卻在牀上受痛楚煎熬。

「當晚在睡牀上,感到右大腿對上、屁股對下的位置都『冤冤痛』,轉身換一換睡姿仍然疼痛,想伸直大腿也不行,整晚都在痛楚中度過。幸好翌日是休息日不用工作,於是到醫院門診求醫,照了X光,醫生處方了止痛藥。馮女士服藥後情況並未好轉,翌日更痛至無法步行,於是再回醫院求診,醫生見我的情況沒改善而且疼痛更嚴重了,立即轉介我見骨科專科醫生。骨科醫生問我有沒有撞傷,我說沒有。聽完我的發病經過,檢視過我的X光片,醫生懷疑我是滑囊炎,安排我照磁力共振,結果確定我是髖關節大粗隆滑囊炎,給我處方了消炎止痛藥。」馮女士說。

女士打理家務經常重複提起手臂及肩膊的動作,中年後便容易出現肩周炎。

用得多 滑囊太勞累

另一個案是十八歲的家輝,他月前求診,骨科醫生觀察到他步入診室時的步姿和坐在椅子時下肢的姿勢奇怪,從表徵上認為這位病人可能是髖關節的問題,追問下發現他練習劍擊時姿勢不正確。醫生安排他接受磁力共振掃描,確診髖關節髂腰滑囊炎。

甚麼是滑囊炎?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高兆祺醫生說,「滑囊是一個由滑膜包圍的小水囊,內有少量黏液,位於關節附近的肌肉、肌腱和骨骼之間。滑囊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潤滑液以減少磨擦,讓關節能更容易移動。」

高醫生說,人體有多個滑囊,基本上有關節的地方就有滑囊,多數位於肢體容易碰撞或磨擦較多的位置,例如肩膊關節、手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腳踝關節等。當關節活動過多或太過劇烈時,反覆磨擦會導致滑囊受損發炎,亦即是滑囊炎(Bursitis),又稱為黏液囊炎。

鋪地毯的技工工作時可以穿着保護裝置,避免重複跪地動作引發髕前滑囊炎。

「滑囊炎常見於身體四大位置,最常見、最痛的是發生於膊頭的滑囊炎。大家常聽到的肩周炎,其實它的本質就是滑囊炎。當過度使用或不正確使用肩關節,滑囊發炎便會引致痛楚,患者會以為是關節炎,但其實是關節附近的滑囊出現問題,而非關節本身。」高醫生說。

東周刊授權轉載

更多文章:

輕鬆養生 | 都市常見病

中醫食療|深秋轉涼最易骨痛發作 中醫內外處方減關節炎痛症

熱門文章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31歲媽媽長期鬱結於心罹患 乳癌 晚期 悲嘆「孩子還小怎麼辦」專家教5招幫助管理情緒
04-09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謝霆鋒兩子現身演唱會撐爸爸 儼如小粉絲邊聽歌邊跳舞成焦點
04-27
福建小一女童上堂發吽哣 被老師掹耳仔 致2cm撕裂需縫5針
04-25

唔想 濕氣 纏身?中醫提醒避免9樣壞習慣
2025-04-28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總是想吃甜品、薯片要小心!可能是 身體 在發出「過勞警訊」 醫生分析渴望4種食物的隱藏需求
2025-04-24
生活健康 | 車內「這物品」甲醛濃度超標!半年內83名車主罹 血癌 專家急籲:夏季高溫小心更毒
2025-04-24
腸病毒 | 手足口病 高峰期將至 預防要知6件事
2025-04-15
胃癌 難測 港大研類器官生物庫技術模擬癌變進程 未來有助篩查高危者
2025-04-1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