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發展│寶寶出世前要培養聽覺 連結認知和肌肉協調力

2021-11-05


大家知道寶寶的聽覺能力早在媽媽腹中已經開始發展嗎?有物理治療師指出,聽覺發展與腦部能力及部分感官發展互有關聯,每個階段的聽力發展有相應的感官和腦部發展,孩子從出生起便透過身體語言表達情緒,到一歲後聽覺漸趨穩定並能與成人簡單交流;同時,聽覺發展會連結至嬰幼兒的肌肉協調能力,他們可慢慢轉動頭部,再利用四肢爬行以尋找聲音來源。

胎兒期已發展聽覺

協康會物理治療師許鳳櫻(Winnie)指出,嬰兒的聽覺早在媽媽腹中已開始發育。「胎兒在母體內透過羊水作媒介,從而聽到外界的聲音,故坊間有(給胎兒)聽音樂作為胎教的方法,現時未有確實研究顯示這對胎兒的智力及腦部發展有直接幫助,但音樂可紓緩孕婦情緒,讓她們保持心境平和。寶寶出生後,因欠缺羊水作媒介,加上耳朵鼓室黏膜充血腫脹,阻礙了聲音的傳導,所以在首一兩天聽不到聲音。當耳內空間暢通後,他們才重新聽到聲音。」她補充,嬰幼兒自出生後,聽覺發展與部分感官和腦部能力有關,每個階段的聽力對應不同階段的感官和腦部發展。

嬰幼兒的聽覺在各個成長階段,會連結身體多方面的發展,故聽力對其日後發展很重要。

一歲後聽覺趨成熟

Winnie表示:「嬰幼兒在出生後第三日至一個月,聽覺開始發展並進入『覺醒狀態』,即寶寶可透過聽覺對附近環境作出反應的狀態,寶寶因而轉動眼睛和頭部,嘗試找出聲音來源;同時寶寶對聲音的反應會透過身體語言反映其情緒變動,例如突如其來的聲響令他們受驚,其身體便自然地屈曲、小手握成拳頭等,表達不安全感,或聽到父母平和的聲音後得到安撫,便鬆開拳頭並放鬆身體等。」

過大的聲響除了影響嬰幼兒的情緒外,亦可能令其耳朵受損。

她續說,寶寶出生後兩至三個月,與成人互動時開始發展出語言能力,能夠發出「啊啊咦咦」等「BB話」,當他們聽到柔和音樂或大人的話語能作出反應,如展露笑容或講「BB話」;踏入四至五個月,寶寶開始能夠分辨熟悉及不熟悉的聲音並作出反應,例如父母說話時是熟悉的聲音,故他會發笑及說「BB話」;親戚到訪時不是熟悉的聲音,他便感到疑惑而作出瞪大眼睛、側頭等反應。

約六至七個月開始有認知力,他們能夠對自己的名字作出反應,甚至聽到單字時,會模仿字詞的發音;八個月至一歲起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能夠回應他人的問題,如聽到「媽媽在哪兒?」,寶寶能夠望着媽媽所在之處,並說出「媽」字等,亦開始能夠運用四肢作出反應,例如聽到音樂便手舞足蹈等;一至三歲後,幼兒的聽覺漸趨成熟,從一歲半起開始能夠與身邊人作簡單的單字對答互動,亦能夠聽聲辨位,起身走動尋找聲音來源。

嬰兒聽覺訓練活動

Winnie指出,訓練嬰幼兒的聽覺接收能力,有助其腦部和四肢運用的發展,建議家長可利用以下活動與寶寶練習:

嬰兒年歲 練習內容
兩個月 多點播放柔和音樂及與寶寶互動,有助訓練其接收能力並安撫情緒,也有助寶寶發展說「BB話」的能力,促進其語言能力發展。
三至六個月 可以在家測試寶寶聽力,例如把搖鈴放在寶寶背後約十二厘米的距離,以搖鈴發出聲響吸引其注意力,當寶寶有反應時會回頭望,甚至可以轉動身體或用四肢爬行。
六個月後 多與寶寶透過對話互動,以加強其認知力及理解力,例如呼喚他的名字、透過相片教他們「哥哥、姊姊、姨姨」等字詞、利用日常物品教導他們簡單字詞。

作者:郭子豐

星島日報親子王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嬰幼兒視覺連結肌肉 協調身體發展

兒童健康 | 孩童易患耳道感染

熱門文章

情緒教育 |孩子哭了又怎樣?爸媽,別急着叫他收聲!|邱振明
04-14
幼兒食譜│簡易健康早餐 無添加香蕉 PANCAKE | 金牛急躁媽
04-03
幼兒食譜 |6款BB 意粉/貝殼粉/蝴蝶粉/螺絲粉 食譜 有營養又開胃
11-14
疑提供嬰兒性別選擇及代母服務 每次收60萬元 警拘董事夫婦共10人
04-27
溫哥華 私家車突撞向慶典人群 消息指現場7死20傷
04-27

pamajunior_cat

查看更多   ▸
BB健康|鼻塞定呼吸困難?初生嬰兒易呼吸不順 呼吸困難4大徵狀+嬰幼兒呼吸頻率計算法
2025-04-09
4個步驟濕敷 減 濕疹 皮膚紅腫發炎|慈慧幼苗
2025-04-08
7個月嬰兒誤舔 蜜糖 後精神萎靡致「肉毒中毒」 醫生:避給1歲以下幼兒食蜂蜜
2025-03-26
孩子經常嗌 肚痛 ? 醫生講解或涉10大原因
2025-03-21
媽媽自製「蒸鼻器」1個月大B多處燙傷 醫生建議3大方法改善鼻塞
2025-03-20
浙江6周嬰兒狂咳 送院檢查抽出「 牛奶血 」 醫生:需要長期服藥控制
2025-02-0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