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室|父母的三個角色

2021-11-02


培育子女總不能假手於人。筆者有一位五歲小女兒,每日面對孩子種種問題,特別是最近升小一安排,有時候都會有點迷失。

事實上,每一個小孩子都是獨特的,不能只按專家或書本單一方法處理問題,實情是見招拆招。雖然如此,但我相信為人父母有以下三個角色,包括:子女模仿者、子女管教者及子女陪伴者,這都是每一位父母共同需要做好的角色。

子女模仿者:人的學習是通過觀察而來,而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大的學習來源。但我們有時的言語與身教有很大的落差,例如:當有親子衝突時,我們會用激動而好大的聲音說:「阿女,可否好好控制一下自己情緒?」女兒只會感到父母口不對心,學會原來可以表裏不一表達自己。故我們日常要多留意自己的言行,做好真實而正面的自己。

子女管教者:管教包含管束子女的行為。筆者曾在街上見到父母滿有情緒大罵子女不良的行為,目的只為子女跟從自己的想法而行,這樣的管教真的有用?管教的基礎是來自「親子關係」,當子女真正感到父母的愛,彼此有着親密關係,子女才會感到父母的管教源自對自己的愛,才會願意跟從。故筆者在女兒年幼時會多擁抱她,讓她多感到父母的愛,為日後管教奠下良好的基礎。

子女陪伴者:香港人生活繁忙,父母工作後回家當然想休息。最佳的休息方法必然是在家使用「智能電話」,但此時子女在家嚷着想要你陪他玩,你又會如何選擇?每次子女的大日子,如派成績表、比賽或畢業,大家有否決心要在子女的身邊陪伴他們?其實陪伴就是父母給予子女掌聲的最佳見證。

為人父母總會有點迷失。盼望我們在迷失時仍堅持做好這三個角色,與子女一同學習與成長。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6時)

作者:凌婉君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學業成績|孩子不會讀書,成績不好,要逼嗎?父母可以怎麼引導他?

責罰孩子︱不可以罰學生?︱苗延琼

熱門文章

不要想控制孩子的方向,要成為支持孩子的力量|尚瑞君
04-26
正向教育|別一味只向孩子Say No!5個方法助父母更好傳遞教養信息
04-20
親子教養 | 家長 教養 如何影響孩子的自愛與自立?中學資深教師分享5個實用建議
04-25
疑提供嬰兒性別選擇及代母服務 每次收60萬元 警拘董事夫婦共10人
04-27
郭晶晶一家三代同堂行古城 11歲大仔攙扶爺爺顯家教 住貼地民宿獲讚「豪門清泉」
04-25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教養心得|摧毀孩子童年成長的10大禁條
2025-04-27
小朋友面對大場面 5個自信得體錦囊|梁紀昌
2025-04-27
育兒漫畫|養兒子省心秘訣 必要時可續命|牛媽彭小蹦
2025-04-27
不要想控制孩子的方向,要成為支持孩子的力量|尚瑞君
2025-04-26
我的八十後同學(The First Grader)|梁紀昌
2025-04-2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