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腸道狀態失衡 自閉症上門找人

2021-10-21


腸道跟自閉症,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原來腸道跟腦部有密切關係。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早前全球首次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會增加患上自閉症的機會,所以只要了解嬰孩的腸道狀況,即可通過改變腸道微生態,減低兒童患上自閉症的風險。

腸道微生態 負責控制情緒

很多人以為自閉症是先天性的疾病,成因受遺傳及環境等因素影響,其實自閉症跟腸道微生態關係十分密切。不說不知,腸道除有消化及吸收的功能,也肩負起控制情緒、疼痛容忍度、認知能力及精神健康等責任,故腸道往往有「第二大腦」的稱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表示,腸道微生態對兒童會否患上自閉症,也有莫大影響。

「人體腸道大概有一百萬億個包括真菌、細菌及病毒的微生物,作用主要負責控制情緒,提升免疫能力及吸收營養,可是不少研究均指出,腸道微生態失衡跟多種疾病有關係,當中包括腸易激綜合症、癌症,甚至糖尿病、代謝綜合症,而中大醫學院早前更全球首次發現,腸道微生態和診斷自閉症有關。」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

梭菌釋出毒素 誘發自閉症

根據黃秀娟教授解釋,微生態失衡的腸道,經常會釋放帶有毒素的代謝物,誘發自閉症的徵狀。

「我們的團隊在一年前進行作了一項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跟一般兒童的存在極大差異,我們收集病人的糞便樣本,再利用宏基因組合作對比,發現自閉症兒童欠缺了一系列有益菌群,卻同時間多了五種惡菌,其中一種梭菌會釋放毒素,並通過血液去到大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繼而引致自閉症的徵狀出現,所以我們相信,若可在兒童出世後的較早階段,已能知悉他們有自閉症的風險,便可通過飲食或微生物移植的方法來改善腸道微生態,從而大大降低患上自閉症的機會。」

事實上,愈早為兒童診斷出自閉症,所達到的治療效果便會愈好,只是現時自閉症的診斷仍受限於徵狀的明顯程度,幸而中大醫學院在研究中發現,以此五種糞便細菌的基因來鑑別自閉症兒童,靈敏度可高達百分之八十。之後再及早採用微生態免疫力配方或微生物移植的方法,改善腸道菌群組合,便可有效預防自閉症。

熱門文章

中大研究: 逾一成本港少女患 缺鐵 性貧血 專注力受損影響學業表現 專家籲宜補充5類食物 附5款補鐵食譜
04-09
31歲媽媽長期鬱結於心罹患 乳癌 晚期 悲嘆「孩子還小怎麼辦」專家教5招幫助管理情緒
04-09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04-09
不滿住半山獨立屋僱主無安排接送、遲到扣工資 私補老師 辭職:家教反映學生
04-10
7歲男童出庭指證母親溺斃妹妹 17年後憶述事發經過 母親堅稱無辜
04-08

錯誤快速 減重 恐反彈得快! 35歲女狂瘦又復胖 就醫已患脂肪肝、糖尿病前期
2025-04-10
番茄 係生果定係蔬菜??生食定熟食最有營?|食物營養
2025-04-10
中大研究: 逾一成本港少女患 缺鐵 性貧血 專注力受損影響學業表現 專家籲宜補充5類食物 附5款補鐵食譜
2025-04-09
31歲媽媽長期鬱結於心罹患 乳癌 晚期 悲嘆「孩子還小怎麼辦」專家教5招幫助管理情緒
2025-04-09
飲食健康|三餐都用1種油煮餸 10歲童患 高血壓 全家3人相繼中風
2025-04-09
新冠 活躍度持續攀升!2%以上兒童病情危重 醫生:重複感染致「長新冠」風險倍增
2025-04-0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