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濕疹|中藥善治 濕疹痕癢
2021-10-20
又到轉季,濕度、溫度的改變,容易誘發濕疹發作,尤其進入乾燥的秋冬時節,濕疹的求診者便會上升。不論是大人,抑或是小朋友,都很常見。濕疹為現代醫學病名,中醫在古代文獻上把濕疹稱之為濕瘡、四彎風、奶癬、胎風等。
我們常說,類固醇就像把雙面刃,尤其是慢性濕疹患者,如果患者在長期濫用的情況下使用,或會導致難以收拾的悲劇。在臨牀遇見不少慢性濕疹的患者,因類固醇使用日久,致使皮膚結構變薄變乾、失去彈性,出現皮膚色素沉着、微血管擴張、紅紫斑等,影響外觀。美國皮膚科醫生 Marvin Rapaport認為濫用類固醇,或會使皮膚因為血管擴張而發熱、泛紅、刺痛、痕癢、脫皮、出水,可能是患上了因類固醇上癮造成的紅皮症。當他們出現反彈現象後,又需再立即擦藥去控制症狀,就像上了癮一樣,繼而使用的強度愈來愈高,而使用時間愈長,則愈容易出現類固醇反彈現象。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嬰兒如果在1歲前接受了抗生素治療,抗生素使用得愈多,嬰兒患濕疹的風險也愈高。倫敦國王學院、諾丁漢大學、亞伯丁皇家醫院的學者,把將近29萬名嬰兒和兒童進行了相關研究的分析。其報告發表在《英國皮膚病學期刊》上,在嬰兒的生命早期接受抗生素治療,會讓他們在隨後的生活中患上濕疹的機會率增加40%,使用廣譜抗生素的後果會更為明顯。
濕瘡有彌漫性、泛發性、對稱性、搔癢性的特點,若想徹底根治濕疹,不能只看局部症狀,還須標本兼治、內外合治,整體與局部相結合才能成事。治療濕疹既要重視濕熱、濕毒的表現,又要理脾助運治其本,治療了內部的運化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治療本病,而濕疹的表現便會逐漸消退。
治療濕疹亦須了解病發位置和發病時間。頭面部濕疹多與風邪有關,常用去風藥,如荊芥、防風;腰以下濕疹多因濕重引起,常用清熱祛濕解毒藥物,如黃柏、蒼朮。發病時間則反映病情的輕重,如發病3個月內為急性,3-6月為亞急性,6個月以上為慢性。發病時間用藥上,亦起到參考作用。
至於治療此症,治療以內服中藥為主,包括採用針對血熱、濕熱、血燥的中藥,視乎個別體質狀況而定,如有血熱,就要清熱涼血解毒;濕熱則要清熱除濕;血燥則養血潤燥,目的是調整體內失衝的過敏狀況。此外,還有一些外用方法紓緩痕癢,加速治療。
作者:鍾啟福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雙學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針灸學理碩士、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東周網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