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SDP︱團結香港基金倡改革 SSSDP「才能為本」收生
2021-10-05
政府大力發展職業專才教育,但下學年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學士學位的學額,卻減百分之七,至僅約三千個。團結香港基金批評削減學額違背政策原意,而SSSDP入學門檻與八大看齊,致學額未能用盡;並指「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畫」的學術要求過高,未改變「成績為本」的收生制度,建議改革為「才能為本」,增加收生彈性。
教育局早前公布,下學年SSSDP學士學額較今學年少近二百三十個,提供近三千個學額,減幅達百分之七,是五年來最高。職業訓練局屬下的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削減學額最多;擁最多資助學額的都會大學,個別課程亦有減十至五十個名額。當局未回應削減學額的原因。
團結香港基金會見傳媒,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凱傑分析,現時約有一萬八千人符合「3322」門檻,而資助學士學額約一萬五千個,SSSDP學額多於三千個,制度設計註定未能用盡學額,而收生門檻與資助學位看齊,與職專教育亦自相矛盾,「以『3322』衡量學生可否修讀時裝設計,能否吸納對行業有興趣的人才?」
基金會高級副總裁黃元山質疑,SSSDP是應付殷切的人力需求,削減學額違背政策原意,建議根據院校成本、課程內容、就業情況等調整撥款機制,同時把計畫涵蓋的副學位名額增至四千個。
對於日前推出的「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畫」,雖標榜不看文憑試成績,但郭凱傑質疑,大部分課程仍偏重於學術成績,以中文大學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學士課程為例,要求學生必須於文憑試數學與英文科,分別預計成績獲五級及四級,而在國際競賽獲獎卻列為選擇性的收生要求,「我感到無奈的是,如有這樣好的成績,根本不用參與計畫,也會獲得取錄。現在唯一的意義,只是預先取錄。」
郭凱傑認為,院校宜在收生機制更有靈活彈性,更強調「才能為本」,「不應被『3322』框死」,同時兼顧門檻所「走漏」的學生。黃元山亦指,「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畫」未能改變成績為本的收生制度,「美國有些大學收生未必看SAT成績」,認為如沿用現行模式,部分涉及科技的學科,難以取錄有興趣的學生,錯配情況恐更嚴重。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