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偕中學編AI教材 倫理教育列重中之重 讓學生反思 衍生議題

2021-09-29


人工智能(AI)應用領域日益廣泛,亦帶來侵犯私隱等倫理問題。中文大學與6所中學合作,編寫人工智能教育初中課程教學資源套,涵蓋AI理論、實踐及倫理部分,並把倫理教育為課程重點,讓學生掌握AI技能之餘,也反思衍生的道德與資訊倫理議題,明白AI猶如雙刃劍,善用可改善生活,否則隨時構成危害。

現時AI教育多集中於大學、研究院等高等學府,高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ICT)課程下學年起修訂後,雖加入AI相關課題,但偏重於編程。中大工程學院及教育學院,意識到中學階段引入AI課程的逼切性,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前年起開展為期3年的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畫,以創建初中適用的AI課程、支援框架及可持續發展的AI教育模式。

如雙刃劍須小心處理

計畫與6所先導中學合作,編寫人工智能教育初中課程,首套教學資源套於昨日正式出版,供參與計畫的教師使用,共設12個章節、55個模組,以「意識」、「知識」、「互動」、「能力強化」和「倫理及影響」5大範疇為核心,涵蓋編程、演算法及數據分析等理論及實踐,增加學生對AI的認知。計畫副負責人暨課程發展組主領、評估及分析組副主領蒙美玲指,因AI影響廣泛,倫理教育在課程列為重中之重。

蒙美玲以「自然語言處理」為例,指因應各地語言、文法、文化及句子結構不一,只讓AI學習偏頗資料,或進一步加深刻板印象,影響層面廣泛,「教師應清楚告知學生,AI是一把雙刃劍,若錯誤使用會構成危害,造成私隱、公平等問題。」她舉例指,中文的「他」有時是「誰」的指代意義,而非男性第三人稱,若編寫即時翻譯的AI系統時,未把相關資料輸入系統,便出現翻譯錯誤。

困境實驗 引導思考

團隊亦開發AI實驗及硬件教材,作為輔助教學,學生可通過編程控制AI智能車行駛,教師則設計「道德困境實驗」,如行駛遇到前方有長者,旁邊是小孩,智能車一旦失控該何處理,以引導學生了解,AI的道德取決於人類決定。先導中學之一的英華書院,資訊及通訊科技科教師陳汝堅指,期望有意投身AI開發的學生,在開發系統時,會考慮可能出現的道德問題,從而避免發生。

計畫推行3年以來,迄今已有55所中學試教課程,受惠學生逾1萬人,期間團體再作編寫、試教、回饋及修訂,由4名資深電腦科教師顧問編纂。蒙美玲期望,可進一步把課程延伸至小學及高中,讓新一代能把AI運用在不同領域,而非局限於工程類學科。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理大下學年全面以學系組合課程收生 AI創業列為必修

中大│中大首屆創新日展出20個科研成果

 

熱門文章

揀學校Tips ︳6歲前必須養成的「3心」為學習成長打好基礎
01-16
STEAM教育|高小電腦編程教育 教育局:幾乎已全面推行
02-04
升小練習題|集合中英數常各科 10天大挑戰工作紙下載
07-22
美國5歲男童接受治療期間 高壓氧艙 突爆炸 母親目睹愛兒當場身亡
02-03
同住女兒私自買樓被查出 連累7旬媽媽要於2月底搬離 公屋 單位
01-24

參考人力需求去揀科|湯圓
2025-02-04
理大與博愛醫院合作 為專職醫療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2025-02-03
科大開發人工智能英語評估及學習系統 供全港中學生免費使用
2025-01-20
香港大學︱港大逾60學生受騙損失逾6000萬 校方要求內地學生填問卷 否則禁入圖書館︱ 電騙
2025-01-20
牙醫註冊條例 | 4.1起牙科生畢業須實習1年 月薪為全職一半約3.5萬元 附牙醫學士收生標準/分數
2025-01-16
都大獲撥款7,700萬港元 開辦診斷放射學與機器人及自動化工程2個新課程
2025-01-1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