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我個女乜都唔同我講!」有苦衷所以壓抑的女孩 |教育心理學家心小姐
2021-09-29
是一位高小學生,爸爸是律師,媽媽則是老師。Becky自小有學習及社交困難,最近更萌生尋死的念頭。媽媽聲淚俱下地說她非常擔心Becky的情緒狀況。可是,Becky所有事情感受都不肯告訴父母。她在家「十問九唔應」,在街上甚至不肯走在父母旁邊,堅持要走在他們的前後……
在單獨輔導時,Becky的表現卻不像父母的描述。我不需多作鼓勵,她都願意分享她的喜好和困難。我嘗試探聽Becky的角度,問她是否甚少與父母溝通。Becky帶點傷感地說:「係呀,我唔會同爸爸媽媽講我啲問題。因為講完次次都仲衰、仲唔開心!我寧願匿埋自己喊。」
回應感受的四個陷阱
原來Becky曾向父母傾訴心事和負面情緒,惟父母往往用以下4種方式回應。日復日的經歷使她漸漸封閉自己:
1. 否定:Becky自知注意及組織力較弱,應付功課和測考時很吃力,於是向父母求助。爸媽則說不可能,她只是不夠努力,叫她不要找藉口!
2.不信任:Becky一感到壓力便會肚痛,她告訴過父母好多次他們都沒正視。最近父母還質疑Becky說謊,讓她非常生氣和傷心。
3.把問題放大:有一次Becky努力溫習後,英文測驗不及格,本來已經十分失望。感性的媽媽發現後,比她更難過,哭了一整晚,說不知道Becky的未來該怎麼辦。
4.急著分析及解決問題:同學們曾欺負Becky,理性的爸爸聽到之後馬上連珠炮般分析狀況,然後提出Becky下次需要改善的地方,甚至責罵她當刻的處理方法。
我明白為甚麼Becky寧願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也不再與父母分享。我問Becky:「爸爸媽媽好關心你,但係佢哋關心嘅方法幫唔到你?」她瞪大眼睛看著我,然後用力地點了點頭。
我接著問:「其實喺你唔開心嘅時候,爸媽點做會令你開心或舒服啲?」
Becky:「我淨係想佢哋聽,之後攬下我。我同佢哋講過㗎啦,佢哋都係做番自己嗰套。
雖然Becky的父母疼愛女兒,但是因為溝通的方法和態度不善,不但令Becky更難受、得不到需要的支援、還讓親子關係愈來愈疏離。總結時,我請Becky的爸媽靜下心來聆聽我轉述Becky的心聲。爸爸全程用手機把重點紀錄下來,說他不會再讓自己和媽媽忘記!
真的,我們常常想關心和支持身邊的人,卻忘了想問他們希望怎樣被關心和支持。有時候我們用了本能或自以為對的方法回應,可能會弄巧反拙。下次不妨問一問:「我做啲咩會令你開心舒服啲?」
註:為保障學生的身份,文中的個人資料經過改動。
作者:教育心理學家心小姐
Facebook: 心小姐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