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話你知】拆解隱形牙箍7大疑問
2021-10-08

不少小朋友都有牙齒參差不齊的問題,爸媽當然想他們自信地展露笑容,那麼可以考慮讓子女進行牙齒矯正。尤其隱形牙箍面世後,不少人躍躍欲試,皆因佩戴方便而且完全透明,大大減低對儀容的影響。不過,爸媽對隱形牙箍也許仍充滿疑問:箍牙會否很痛?隱形牙箍效果較慢?不如由牙科醫生趙子殷為大家一一解答!
疑問1:等啲牙生定晒先好去箍?
大部份家長在小朋友換牙中段可能已經發現牙齒擠擁歪斜,有些情況更是上下排牙齒的咬合互相制衡,以致牙齒無法在正常位置或角度萌生。很多家長都存在謬誤,認為要等到牙齒全部萌出,甚至顎骨生長完成才可以箍牙;但是從牙醫的專業角度,這樣可能已錯過矯正一些複雜問題的黃金期,反而會令矯齒療程事倍功半。
趙醫生:「牙齒矯正可分為兩個階段,一般7至9歲是第一階段(Phase 1 Orthodontic Treatment or Early Interceptive Treatment),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需要做第一階段矯齒治療,有些情況下可以等到大部分或全部恆齒長出後才進行相關治療。」
趙醫生續稱:「第一階段療程主要矯正早期發現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將萌出的牙齒未能正常萌齣,甚至令牙齒愈生愈歪斜。例如剛換了上下恆齒門牙,如果上排門牙被下排門牙頂住出現錯咬(倒及),若延遲治療,會阻礙上顎骨正常發育,日後可能需要做正顎手術改正問題。若在這階段發現牙弓太窄導致牙齒擠擁,我們亦可將牙弓擴大,把原本擠擁的牙齒移正,更可預留空間讓未長出的恆齒將來可以正常萌出。如因上下顎骨生長不對稱而產生牙齒咬合及面形輪廓的問題,我們亦可於骨骼仍然生長的「黃金時間」進行治療(大約10至12歲),一般會使用「功能矯正器」引導顎骨生長,改善上下顎骨不對稱及面形輪廓的問題。第一階段治療利用人體生長的幅度改善顎骨性的偏差。最理想是趁換牙階段進行矯齒,口腔軟骨組織未生定,牙醫就有更大空間移動牙齒或作出整體比例上的調整。」
▲在矯正黃金期把倒及的牙齒先處理,才能有機會讓小孩在牙齒及顎骨均得到妥善生長。
嚴重哨牙、門牙擠擁、倒及牙或顎骨偏差帶來的咬合問題均能在這發育階段中改善,大大減低將來剝牙甚至做手術的需要。如果第一階段矯正效果理想,更可以減少日後治療的複雜程度,甚至乎不需要做第二階段矯齒治療。第一階段矯齒療程完結後,會等待大部分或全部恆齒都長出,才評估有沒有需要做第二階段的治療。第二階段治療會進一步改善牙齒排列及咬合問題,以確保牙齒咬合功能良好及笑容美觀。
疑問2:隱形牙箍效果比傳統牙箍差?
對於矯正牙齒,不少家長均認為傳統牙箍比隱形牙箍能矯正更多類型個案,例如倒及和哨牙需要用傳統牙箍矯正。效果和時間亦好像差很遠,到底隱形牙箍是否比較差?
趙醫生:「如果用牙醫主導,符合矯正力學的隱形牙箍系統,而牙齒不是太短的話,鋼箍和隱形牙箍兩種方法都可以改善輕度至嚴重的牙齒不齊和咬合不正的問題,一般療程效果和時間相約。鋼箍有固定金屬支架,不能自行拆出,效果較少受佩戴者影響,不過亦可能對患者的生活影響較大。隱形牙箍可隨時除戴,小朋友需依照指示戴足20小時以上,效果更取決於小朋友的配合程度!」
疑問3:箍牙會痛到食唔到嘢?
趙醫生:「傳統鋼箍較多個案需要剝牙,而且在牙齒貼上牙釘及鐵線,以每次牙醫扭緊的拉力使牙齒移動。箍牙初期的確可能覺得痠痛和咀嚼無力,牙箍亦有機會磨損臉頰及嘴唇內側,但適應後患者會較能接受。至於符合矯正力學的隱形牙箍系統,由牙醫主導通過電腦精準計算出足夠空間,來設計牙齒排列方案,所用方法能騰出等同剝牙的空間,因此剝牙個案在香港少於2成。小朋友須在每個階段換上一副新牙箍,以推力漸漸持續移動牙齒,力度較溫和,牙齒因受力產生的不適也會相對減少。」
疑問4:隱形牙箍唔夠力? 箍牙愈大力愈好?
趙醫生:「移動牙齒只需輕柔、持續的力度,並不是箍得緊就效果好,有時箍得太大力更會適得其反,導致牙腳收縮、神經線發炎甚至牙齒壞死。如隱形牙箍能緊貼牙齒,持續給予穩定及適當的力量,就能有效地移動牙齒。有複合層牙箍物料的隱形牙箍會更柔韌並能更持續緊貼牙齒給力。除了適當力度,着力位置也是關鍵。每個人的牙齒大小和形狀不一,而且有時候涉及牙腳移動,需要以牙箍同步控制移動牙冠牙腳才安全,所以有時要在牙面黏上符合矯正力學稱為「Attachment」的附件粒粒,需要有不同大小、形狀和放置位置,確保能在準確位置施力,更安全有效地移動整隻牙齒。」
▲隱形牙箍能透過更換牙箍,讓牙箍內的力點與牙齒及附件(Attachment)表面產生適當的矯正力學,持續把牙齒帶到牙醫計劃的位置。
疑問4:隱形牙箍比傳統牙箍療程長?
趙醫生:「這視乎療程的複雜程度,隱形牙箍及傳統牙箍所需時間相若。一般小朋友的療程比大人快,因為他們的肌肉及骨骼組織比較軟,以及新陳代謝快,在我的經驗一般1年多。值得一提的是,隱形牙箍利用電腦模擬效果,可以準確預測牙齒移動進度,療程時間更有預算。」
疑問5:箍牙會影響日常生活?
趙醫生:「十分了解現今學生很忙碌,需要專注學業亦有些運動或學樂器等興趣班, 父母舊一代經歷鋼箍較痛而影響上述問題,因此多數會在暑假或長假期才開始療程。箍牙效果以外,的確亦會考慮整個療程對小朋友的影響,一般而言,隱形牙箍會較舒適平滑亦可在刷牙和進食時取出,不影響口腔清潔,飲食上亦無限制,當然如果需要練習吹奏樂器時亦可除下,小朋友較容易適應。」
疑問7:在沒有牙醫全程監察下,可以自行佩戴隱形牙箍?
趙醫生:「我們強調矯齒屬於複雜的醫學療程,需要由牙醫主導並為每位病人設計牙齒移動的方案,而且小朋友生長速度快而且每個人都不同,必須定時由牙醫監察療程進度。留意到坊間有一些自助或半自助式隱形牙箍,聲稱不需要牙醫都可以自行佩戴,這其實是很危險的。沒有效果之餘,更有機會引起併發症,例如牙床收縮及牙齒壞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