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兩萬以上的學生|何漢權

2021-09-24


「兩萬以上的學生」的標題,想說的是甚麼?那就是已坐困內地已近一年半時間,居於內地而在香港就讀,卻又有校返不得的中小學生。就用兩萬整數的保守數字,作出計算。

假設一所學校,原有學生八百人,八百人的早會,將站滿整個籃球場,即是說,現今共有滿載二十五個籃球場的學生,於校園內消失影蹤長達一年半了,實體開學禮、散學禮乃至畢業禮,都沒有份。

儘管現今香港、深圳兩地的疫情處理得很不錯,但內地居住的兩萬學生,依然望關興歎;儘管今年九月開學,中、小、特、幼各類學校,在港居住的學生,都可以有彌足珍貴的半天回校實體課,但內地居住的兩萬名學生,依然被拒回校,只能通過視頻,看着課室,望着校園,長聲輕歎!

過去一年半多,這兩萬名學生的學力流失,情緒出現或大或小的波動,日漸一日;他們背後的家長,日夜憂心,思索究竟,自己的子女何時才可以返回香港的學校上課?有經濟能力的,忐忑不安,是否轉讀深圳的國際學校;沒有經濟能力的,只能盼望遙不可及的兩地長期「清零」,乃至人人打兩針,乃至第三針集體防疫日子到來,才能讓子女有返港上學的生天。

兩萬名學生的原校老師,無論在課堂教學的預課與設教上、在測考卷的擬定與批改上,都要花兩倍的時間,兩手準備兩套,愈盡責的,心力虛耗愈大。一年半了,還要再捱另一個一年半?

不是說,教育學童是一個也不能少嗎?兩萬名學生又如何?實在不明白,香港、深圳兩地的政府各部門,為何不可以合力,設定通關政策,用即日來回、點到點的接送方法,幫助這兩萬名學童,以及他們的家長們、校長及教師們,解決愁苦,還他們一個公道,給他們一份有實質行動的關懷與愛護?

再次重申,居住內地而在港上課的學童,是兩萬人以上。深港兩地政府,無動於衷嗎?

作者:何漢權

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長期關注學生全人成長及教學專業發展課題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津中樂道|在連結中走當行的道

開學│主流與另類 │海星

熱門文章

升中|把握 中一統一派位 重點,填表選校不再頭痛!|趙榮德
04-16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將軍澳幼稚園 3位外籍老師遊走各級 打造全校雙語模式|雙語班幼稚園
04-17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 ︱7位小五生自發成立環保組織 以環保樂器向大眾推廣綠色理念
04-18
珍惜生命│秀茂坪23歲青年墮坡 昏迷送院亡 早前因失聯家人報警求助
04-18
星島申訴王|中三女貪平淘寶配眼鏡戴後現飛蚊症 港爸後悔莫及:見過鬼都怕黑!
04-16

理大 |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理大奪36獎 月球「採樣裝置」奪兩獎
2025-04-17
第四屆 全港定格動畫創作比賽 陳瑞祺(喇沙)小學、聖公會聖紀文小學奪金
2025-04-17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辦「英語餐廳店長體驗」廚房助理/接待員/收銀員一腳踢 招待家人學習同理及服務
2025-04-17
王錦輝中小學 小一簡介會驚現高價黃牛票 學校回應:將在網上分享內容 杜絕黃牛
2025-04-12
公營大學自資部門修例後過渡 港專:冀政府保持公平競爭
2025-04-11
學界商界政界齊撐 首屆 公民教育 計劃成果豐碩
2025-04-1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