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留學】陳宇琛 體驗三國教育模式
2016-05-05
石修獨子陳宇琛(Sam),13年前入行做演員;如今,他既是演員,也會當導演拍短片,同時開製作公司,及經營銀飾生意,堪稱「瓣瓣掂」。事業多元化,其以往的求學之路也不單一,曾先後在香港、加拿大及英國讀書。「各種教育制度我都體驗過,最大得著是吸收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大開眼界。」他笑呵呵說道。
幼時跟父親石修
陳宇琛出生於香港,幼稚園、小學一到三年級都在香港讀,小學讀的更是名校男拔萃,之後隨父母移居加拿大。「記憶中,幼稚園是玩,很開心,但一去到小學,就很緊張,不知緊張甚麼,總之,不停應付功課、測驗、考試,放學就即刻去補習,記得是在學校附近補習,每次補完出來天已黑。好不好呢?你不可以說完全不好,因為有些東西確實是逼出來的,譬如小時候我計數很叻、乘數表背得很熟,去到加拿大,不需要太努力,我就可以好過其他人,當別人還在計手指頭時,我已心算出來。」
在加拿大讀書由於壓力不及香港大,人也變得開朗。
性格變得開朗
時隔多年,回憶起加拿大的學生生活,Sam依然很開心。「那邊的老師當我是朋友,會找我聊天,看我有甚麼興趣,然後建議我多些戶外活動。某程度上,這種教育制度會令人開朗很多。」可惜,中學沒畢業,他又不得不跟著父母回流香港。「本來我都想留在那邊讀完中學,但太放鬆,心態變成讀不讀都那樣,升到班就行了,又沒人管,家人覺得那樣不是辦法,就帶我回來。父母知道我返來沒可能追得上,那時剛流行國際學校,就帶我周圍去面試。」
最後,他入讀漢基國際學校。「以前很易入的,記得我跟媽咪搭的士去學校,搵到校長,媽咪告訴對方我的情況,然後見一見Head of Chinese,確定我中文OK,就叫我返學。讀了三年,追得好辛苦,才畢到業。」
漢基國際學校 (星島日報圖片)
融入當地生活
畢業後,Sam又隻身遠赴英國讀大學。在異國他鄉,他完全不覺得辛苦。「反而很開心。其實語言、文化差異都不是問題,我有很多同學是日本人,你知道日本人的英文水平啦,很差,但他們很肯去學,去接受新文化,幾個月已可講流利的英文。香港學生的語言不差,過去一定能生存,只不過有些人過去後封閉自己,只跟香港人玩,不肯離開安全區。」他卻積極融入當地生活,有時間就孭上背囊,約幾個朋友,四圍窮遊。訪問最後,問他哪個地方的教育模式最得他心,他直言各有優劣,無法比較,並建議家長在幫孩子做選擇時,應重點考慮孩子的年齡及性格。
「我覺得,
撰文:小麥
相片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