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留學】陳宇琛 體驗三國教育模式

2016-05-05


石修獨子陳宇琛(Sam),13年前入行做演員;如今,他既是演員,也會當導演拍短片,同時開製作公司,及經營銀飾生意,堪稱「瓣瓣掂」。事業多元化,其以往的求學之路也不單一,曾先後在香港、加拿大及英國讀書。「各種教育制度我都體驗過,最大得著是吸收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大開眼界。」他笑呵呵說道。


幼時跟父親石修

陳宇琛出生於香港,幼稚園、小學一到三年級都在香港讀,小學讀的更是名校男拔萃,之後隨父母移居加拿大。「記憶中,幼稚園是玩,很開心,但一去到小學,就很緊張,不知緊張甚麼,總之,不停應付功課、測驗、考試,放學就即刻去補習,記得是在學校附近補習,每次補完出來天已黑。好不好呢?你不可以說完全不好,因為有些東西確實是逼出來的,譬如小時候我計數很叻、乘數表背得很熟,去到加拿大,不需要太努力,我就可以好過其他人,當別人還在計手指頭時,我已心算出來。」


在加拿大讀書由於壓力不及香港大,人也變得開朗。

性格變得開朗

時隔多年,回憶起加拿大的學生生活,Sam依然很開心。「那邊的老師當我是朋友,會找我聊天,看我有甚麼興趣,然後建議我多些戶外活動。某程度上,這種教育制度會令人開朗很多。」可惜,中學沒畢業,他又不得不跟著父母回流香港。「本來我都想留在那邊讀完中學,但太放鬆,心態變成讀不讀都那樣,升到班就行了,又沒人管,家人覺得那樣不是辦法,就帶我回來。父母知道我返來沒可能追得上,那時剛流行國際學校,就帶我周圍去面試。」

最後,他入讀漢基國際學校。「以前很易入的,記得我跟媽咪搭的士去學校,搵到校長,媽咪告訴對方我的情況,然後見一見Head of Chinese,確定我中文OK,就叫我返學。讀了三年,追得好辛苦,才畢到業。」


漢基國際學校 (星島日報圖片)

融入當地生活

畢業後,Sam又隻身遠赴英國讀大學。在異國他鄉,他完全不覺得辛苦。「反而很開心。其實語言、文化差異都不是問題,我有很多同學是日本人,你知道日本人的英文水平啦,很差,但他們很肯去學,去接受新文化,幾個月已可講流利的英文。香港學生的語言不差,過去一定能生存,只不過有些人過去後封閉自己,只跟香港人玩,不肯離開安全區。」他卻積極融入當地生活,有時間就孭上背囊,約幾個朋友,四圍窮遊。訪問最後,問他哪個地方的教育模式最得他心,他直言各有優劣,無法比較,並建議家長在幫孩子做選擇時,應重點考慮孩子的年齡及性格。

「我覺得,父母不應該將自己意見套在小朋友身上,我讀大學完全是自己選的,如果將來我做父母,都會好似我父母那樣,給很大自由度小朋友,讓他們自己去選。」

撰文:小麥

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熱門文章

《 Adolescence 》Netflix神劇 揭開英國教育的另一面|Samuel Chan
04-02
英國升學︱ 11+考試懶人包 時間表、考核內容、考試局分別一覽
05-11
當代英國中學的 戲劇課 :讓孩子在樂趣中探索多元與世界的複雜性|英國Leo老師
04-01
小米SU7車禍︱不忍女兒被燒至碳化 父親悲痛:只剩下骨頭架子
04-02
荃灣中學女生疑後樓梯吞雲吐霧 同校男生疑校園廁格食 電子煙 囂張稱:好多人都知 X sir都知!
04-02

《 Adolescence 》Netflix神劇 揭開英國教育的另一面|Samuel Chan
2025-04-02
當代英國中學的 戲劇課 :讓孩子在樂趣中探索多元與世界的複雜性|英國Leo老師
2025-04-01
全球最佳 商學院 |國際教育這條路
2025-03-31
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 )青少年 留學的挑戰 出國前之準備建議|陳筱芬教育博士
2025-03-28
英國IB學校排名 ︳2024年全英IBDP成績排行榜 首15間最高分學校名單
2025-03-27
英國教育新方向:從幼兒教育開始培養未來人才|英國Leo老師
2025-03-2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