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校園│三個方法讓孩子身心適應上學步伐 --幼兒篇│黃詠詩

2021-09-07


暑假與網課過後,又到了九月回到校園的季節。反覆放假與不定時上學規律對幼兒學習與心理適應影響甚大,不少孩子還是易在上學日子有情緒、又或是難以專心上堂與參與靜態活動。在行為與心理上,幼兒需要穩定的環境與生活習慣協助適應,讓我們一起了解三個讓孩子身心適應上學步伐的方法。

1.改善初上學的作息調節

幼兒對作息時間改變較為敏感,不少孩子在9月初上學易因比放假時早起與休息時間減少而更易在早上鬧情緒,即使孩子上了K3,也還是會因作息改變、追趕學習進度與應付升小面試而影響情緒與行為表現。在開學初期,與孩子建立穩定的入睡、起床時間與在放學後配合休息對孩子適應上學與情緒調節是十分重要。

2. 訂立讓孩子更專心的行為小目標

在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可能表面上明白「專心啲」是甚麼意思,但卻未必知道如何才可做得到。如果孩子在長假後易有不專注學習的情況,我們可以與孩子訂立更易讓他們專注的行為小目標。例如鼓勵孩子每天都上堂舉手答問題、向媽媽報告上堂的情況等,這些方法不是直接要求孩子專注起來,但是要做得到就要多留心老師講解與上堂情況,就可以幫助孩子更易專心上堂。

3. 協助孩子情緒適應 減低分離焦慮

如果孩子易在上學時有分離焦慮又或是抗拒上興趣班,首先還是要了解是上學的過程讓孩子感到不適應,還是是一般幼兒在初上學時的分離焦慮。如果是初上學的分離焦慮,上學時不要與孩子拖拉太長時間、老師溝通好盡快把孩子交給老師,並在生活上多與孩子看有關上學的故事或是卡通片,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與適應,分離焦慮便會慢慢減低。

孩子在上學後兩至三個月一般會適應到上學的步伐,並在行為與情緒上回到上學的軌道。如果父母見到孩子在行為表現上有改善,向孩子說明你看到的「好行為」與讚賞,能讓年幼孩子更明白甚麼是好行為並有更大的動力與父母一起努力呢!

作者:黃詠詩

其他文章:

親子關係│孩子的情緒原來是因為我的著急? 如何化解親子情緒乒乓效應│黃詠詩

【情緒健康】我們有給予情緒表達的機會嗎?│黃詠詩

 

熱門文章

親子關係 ︳與青春期子女溝通的「五大地雷」爸媽要知!心理學家:這些話一說就破壞信任
03-28
正向管教 指南|慈慧幼苗
04-10
育兒漫畫|教孩子做功課時,父母該做的7件事|牛媽彭小蹦
04-06
不滿住半山獨立屋僱主無安排接送、遲到扣工資 私補老師 辭職:家教反映學生
04-10
7歲男童出庭指證母親溺斃妹妹 17年後憶述事發經過 母親堅稱無辜
04-08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女兒抱怨功課太多寫唔完 媽媽:看見抱怨背後的堅持|孝瑜療日常
2025-04-10
正向管教 指南|慈慧幼苗
2025-04-10
收起「人格批判」的習慣|Connie Walk
2025-04-09
媽媽對孩子感到厭煩、抗拒的3個原因 一招找回更好的自己!|Grace正向教養師
2025-04-08
孩子很 自私 怎麼辦?|何基佑
2025-04-0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