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授課 | 疫情下嚴格半日制致學生欠社交,如何平衡?|徐區懿華校長

2021-08-30


新冠肺炎疫情下,為免學生午膳脫口罩增加感染風險,教育局不允許一般本地小學全日制上面授課,無奈下只能有限度維持半天面授課。 在沒有選擇下重返嚴格的「半日制」上學模式⋯⋯「爭分奪秒」上半天面授課、一切課後活動幾乎被迫停頓⋯⋯學生空餘時間多了,但欠缺社交機會。

想當年,我初成為老師時,任職的是一間「半日制」小學的下午班。每天的課堂總是迫得密密麻麻,除了授課外,小息時間都用作追功課或跟進學生的行為問題、班內的突發事情等,班主任根本沒有時間與學生互動相處;對於尖子或能力稍弱的學生,也沒有時間照顧。

當年,我作為體育老師,還要負責訓練所有校隊。早上八時就要到泳池訓練泳隊,送走泳隊後,十時要到田徑場訓練田徑隊。上課前、小息、放學後,就是要匆匆忙忙地帶領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校隊等進行不同的訓練。

當時的我,天天都昐望何時才可轉「全日制」,每個課節可以長一點,好讓老師們有多些時間與學生相處,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還可以安排特備活動。

其他閱讀:喵星人的啟示|群體活動學習自然成長法則 勝於過度保護|徐區懿華校長

當時怎樣也沒有想過,實施「全日制」後,課節是長了,卻是上堂上足一整天,拔尖補底及各項活動還是要安排在課後舉行。家長和學生們都感覺很累, 學生們下午三時至四時才完成當天的課;參與校隊、課後興趣班的一般留校至下午五時。也有學生放學後趕着上補習班或其他興趣班的,回到家中已是傍晚六時是常態;難怪連有益身心的兒童節目也沒有機會收看了。老師就更不用說了,下午四時半送走了放學的學生,才是各項會議開始和批改功課的時間,能夠於晚上七時下班,已屬萬幸,回家仍有做不完的工作,如批改課業、試卷等。「朝七晚七」就是「全日制」下老師生活的寫照,與預期落差很大。這兩年老師流失,也許不單是因為移民潮,還聽到不少老師訴說在疫情下,多了時間與家人共聚,反思自己的人生是為了甚麼,是否應該留些時間給家人,於是放棄教育工作,重新開展新生活。

熱門文章

財政預算案︱2500元 學生津貼 削減機會高 庫房年省20億 教評會指助滅赤「學界有責」
02-21
中學| 聖若瑟書院 150周年2.23開放日 設表演、攤位和展覽
02-20
暑期活動2025| 聖保羅男女暑期學校 10天寄宿體驗 開始接受報名 全英課程音樂/創意解難/體育/價值觀
02-21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何雁詩感恩囝囝美國治療後一直進步 鄭俊弘:專心照顧囝囝未敢追多個
02-22

前小學校長陳奕鑫詐騙學校27萬還賭債判監6個月 官指違反誠信案情嚴重
2025-02-21
暑期活動2025| 聖保羅男女暑期學校 10天寄宿體驗 開始接受報名 全英課程音樂/創意解難/體育/價值觀
2025-02-21
財政預算案︱2500元 學生津貼 削減機會高 庫房年省20億 教評會指助滅赤「學界有責」
2025-02-21
教育熱話|考評局轉虧為盈 錄277萬元盈餘 獲政府補助近3900萬元
2025-02-20
教育熱話|學生資助貸款本學年至今「走數」近億元 一項計劃拖欠率逾5%
2025-02-19
科大與英美醫學院合作 籌建 香港第三間醫學院
2025-02-1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