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熱話│研究:學校自評須改進 倡公開視學報告

2021-08-20


學校自評、校外評核及重點視學等問責架構,為學校量身把脈。教育局委託香港大學進行研究發現,學校自評尚有改進空間,在運用評估資料回饋策劃仍有差異。有持份者更認為,公眾可查閱視學報告,或對學校造成標籤效應。研究報告建議加強對學校支援,並考慮邀請辦學團體、家長及學生列席外評會議,適度發布學校視學報告等,以增加透明度。

教育局委託港大教育學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進行有關現階段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的獨立研究,檢視自評、外評及重點視學的成效。報告指,學校自評仍有改進空間,學校雖採用不同方法自評,但學校與教師在運用評估資料回饋策劃、進行反思的深度仍見差異;教師在自評過程的參與程度不一,而整合、闡釋和使用自評數據的能力亦見參差。

報告又發現,校董會及法團校董會成員對自評、外評和重點視學了解不一,而學生對於參與制定學校發展方向的程度仍低。雖然學校內部的透明度與問責性日益提高,但有持份者關注公眾倘可查閱視學報告,或對學校造成標籤效應。研究亦指,受訪持份者對重點視學取態非常正面,但少數意見認為,外評未充分考慮個別學校的具體情況。

其他閱讀:資優教育 | 賽馬會「知情達意育優才」計劃 助資優生發展天賦 探索自我

獨立研究提出多項建議,包括促成專業學習社群,鼓勵學校及教師分享根據外評等建議,制定改善策略的經驗;調整外評的頻率與次數,並邀請更多資深校長加入外評隊伍,以加強與學校的專業夥伴關係。

研究並建議加強學校的問責性和透明度,包括考慮邀請辦團代表出席外評的口頭回饋、邀請家長和學生參加外評前的會議,以加強他們對學校發展的了解,提升他們在自評及外評的參與度。

研究亦提到,可考慮發布學校視學報告的主要結果和建議;強調學校應本着透明和問責精神,向公眾公開視學報告,但承認有關舉措,在學校之間仍不普遍。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閱讀:

保良局雨川小學 |「劍神」帶動劍撃熱潮 小學斥400萬建訓練場 各級體育逐步融入

熱門文章

財政預算案︱2500元 學生津貼 削減機會高 庫房年省20億 教評會指助滅赤「學界有責」
02-21
中學| 聖若瑟書院 150周年2.23開放日 設表演、攤位和展覽
02-20
暑期活動2025| 聖保羅男女暑期學校 10天寄宿體驗 開始接受報名 全英課程音樂/創意解難/體育/價值觀
02-21
諾如病毒|內地女子無戴口罩去公廁後感染 沒特效藥酒精無效
02-22
為傳宗接代 64歲產婦透過試管嬰兒技術懷孕 誕下健康男嬰 創當地最高齡紀錄
02-23

前小學校長陳奕鑫詐騙學校27萬還賭債判監6個月 官指違反誠信案情嚴重
2025-02-21
暑期活動2025| 聖保羅男女暑期學校 10天寄宿體驗 開始接受報名 全英課程音樂/創意解難/體育/價值觀
2025-02-21
財政預算案︱2500元 學生津貼 削減機會高 庫房年省20億 教評會指助滅赤「學界有責」
2025-02-21
教育熱話|考評局轉虧為盈 錄277萬元盈餘 獲政府補助近3900萬元
2025-02-20
教育熱話|學生資助貸款本學年至今「走數」近億元 一項計劃拖欠率逾5%
2025-02-19
科大與英美醫學院合作 籌建 香港第三間醫學院
2025-02-1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