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自己|運動重啟學習動力 何梓城:有目標就會堅持下去
2021-07-16
愈來愈多人投身運動行列,有的人為健康,有的人卻因此找到人生方向,故事主人翁何梓城屬於後者。他曾經對前路迷惘、無心向學,在社工鼓勵下發展不同興趣,重拾生活動力,最後發現運動是自己的最愛,漸漸走出迷失日子,更決定重返校園完成學業,堅定向目標進發。
從前足不出戶 現享受刺激運動
寓興趣於生涯發展,對很多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如果連方向都沒有,注定前程灰暗?19歲的何梓城現於職專修讀康體課程,原來他曾經是輟學青年,中二時對升學感到迷茫,找不到人生目標,對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勁。他自稱不是讀書材料,「由一星期上一天課,到後來索性停學,每天足不出戶沉迷打機。」梓城形容,「唔知自己想做咩」是當時最好的寫照。
梓城渾噩一段時間,經教育局轉介,從上門家訪的社工認識到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CLAP@JC),並在「動起來工程」中親身體驗照顧動物,再透過「堅趣學會」接觸音樂及桌遊等活動,慢慢打開心扉。其中,梓城特別鍾情運動,玩過長跑、行山及地壺等。「我雖然表面內向,但其實內裏好動、熱血,喜歡追求刺激感及新鮮感。」難怪他一試愛上,與運動一拍即合!
▲梓城透過CLAP@JC的「堅趣學會」,嘗試過不同種類的運動項目。(相片攝於疫情前)
社工留意到梓城喜歡運動,便鼓勵他參加不同比賽,他更在半推半就下成為隊長,帶領地壺球隊出戰公開賽。「一開始只是抱着試玩心態,當上隊長知道要承擔責任,才慢慢投入活動,帶動隊員積極備賽。」另外,梓城亦參與不少義工服務,例如教長者及小朋友做運動。不只生活變得充實,還一改以往頹態,體會到認真做事帶來的滿足感,不再「是是但但」。由當初不擅溝通,到擔任活動助手,梓城的領導和說話技巧亦有進步。加上持續做運動,體重不知不覺減下來,從肥仔形象搖身一變成為運動型男生。
▲在各種運動項目中,梓城說地壺球對自己影響最深,學習做隊長之餘,更嘗試當教練指導其他人。(相片攝於疫情前)
▲梓城(中)積極參與運動比賽,從中建立起自信,笑言自己「笑容都多咗」。(相片攝於疫情前)
配合生涯目標 一步步裝備自己
找到興趣固然值得高興,不過也要考慮實際的「搵食」問題。社工覺得梓城有助人熱誠,想引薦他成為活動助理,然而學歷是一大障礙,進入職場未必夠競爭力。在思考如何進一步發展前路時,梓城決定報讀夜校進修,但並非一帆風順。「嘗試過後覺得夜校的學習模式不適合自己,無謂勉強繼續讀下去。」
梓城沒有因此言棄,此路不通便另覓新徑。他自發考取山藝及游繩下降證書,之後再報讀青年學院的「Teen才再現計劃」,並獲得最佳進步獎;到現在修讀職專文憑,希望將興趣發展成職業,一步步邁向當運動教練的目標。
擺脫主流框架 積極開拓新出路
社工李展熙一路見證梓城成長,最驚喜見到他變得有主見,可以為自己未來負責。「之前跟梓城提起讀書就耍手擰頭,現在不用別人督促都會自覺學習,報讀職專也是他自己決定的。疫情下他仍然上足網課,再悶都會堅持讀下去,得到老師欣賞而獲頒獎學金,這個轉變相信連梓城都覺得不可思議!」他認為,主流學習並非唯一出路,可以將目光放在其他選擇,尋回學習興趣和信心,「先要有不同活動或課程的Input,幫助探索興趣,才會有Output,找到生涯發展的方向!」
▲負責梓城的社工李展熙(左一)表示,社工的角色是從旁支持,要放手讓年輕人多作嘗試,「始終條路係佢行」。(相片攝於疫情前)
梓城的求學路可謂一波三折,在跌跌碰碰中找尋人生方向,最終透過運動燃起心中那團火。從他的故事可見,即使起步未必完美,甚至中途兜了點遠路,但只要有目標,就能堅持到底、全速向夢想前進!
CLAP@JC「Youth叻實踐基金」 CLAP@JC「Youth叻實踐基金」旨在支援青少年認清個人興趣及長處,進一步裝備自己,在生涯歷程上突破障礙,探索人生發展方向。 只要得到社工推薦,青少年就有機會參加「Youth叻實踐基金」,在計劃社工的支援下,發掘個人的價值觀、態度、技能及知識(VASK),並為自己訂立生涯目標,透過報讀相關的課程或考取專業技能證書及執照,為未來生涯發展奠定基礎。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按照自己的興趣擬定具體的計劃書,申請「Youth叻實踐基金」實現生涯目標。如欲了解相關詳情,請參閱計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