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興趣中培養|3個方法提升小朋友自信心
2021-06-24

面對新事物時,有些小朋友勇於挑戰,有些則膽怯退縮,原因與自信心有關。爸媽很多時着重學業成績,忽略小朋友全面發展,導致自我評價低,覺得自己事事做不來,容易感到焦慮不安,對學習以至人際關係也會有影響。其實培養自信有很多方法,例如藉音樂、演藝和武術等興趣班,令小朋友在學習中成長!
1) 公開演出增強自信
學音樂好處多多,發掘音樂潛能又可陶冶性情。至於如何鼓勵小朋友投入音樂世界,柏斯琴行分行主管Kelvin說興趣是最大原動力:「先鼓勵小朋友接觸和試玩不同樂器,他們有興趣就會學得開心。除了上堂學技巧,亦會安排不同演出機會,例如音樂會、畢業禮和Sunday Music表演等,與人分享演奏樂趣之餘,亦訓練在台上演出的膽量,慢慢建立起自信心。」
不少爸媽都希望小朋友有證書在手,所以安排參加比賽或考試。Kelvin表示有目標是好事,讓小朋友有動力拿起樂器練習,不過小心出現情緒反彈。「如果過分着緊表現,太多批評而少了欣賞,隨時適得其反,令小朋友愈來愈自卑,明明是樂事也變成苦差。」他指爸媽應肯定小朋友的努力,他們才願意繼續挑戰自己。
2) 放手嘗試促進成長
近年演藝訓練成為熱門興趣班,例如小童星訓練學院透過演說、表情到行Catwalk等專業訓練,讓小朋友體驗表演樂趣。「爸媽愛錫小朋友,不自覺事事代勞,變相奪走他們的學習機會,一旦離開舒適圈便無從入手。」創辦人兼校長Momo表示,很多小朋友充滿演藝潛質,只是平日缺乏展示機會,漸漸不願意作新嘗試。
「培養自信非一朝一夕的事,導師會因應小朋友個性作指導,例如比較慢熱害羞的,可以先從熟悉的事物開始,慢慢累積經驗,當他們自覺有能力做到,就會變得自信起來。」Momo分享有位小女孩初來上堂時不肯開口說話,甚至哭着入課室。後來導師投其所好,從跳舞學起,令她適應面對陌生人,到現在參與過不同電視劇,可以自信表達自己,完全脫胎換骨!
3) 親子共學互相過招
不少人以為詠春是大人武術,但原來小小年紀的兒童都可以學。國際詠春聯盟主席麥家熾表示,學詠春除了改善體能,更可提升小朋友專注力:「詠春有不同套路,初學者會先學『小念頭』,當中包括練習站樁和紮馬,亦講求中線,出招或防守都要保持正中位置。對於百厭小朋友來說,靜下來企定定一段時間並不容易,相當考驗耐性,要他們明白從基本功做起,練武更練心。」
麥先生說,其實很多小朋友都由爸媽帶入門,例如見木人樁覺得有趣,結果一試愛上,實行親子齊齊學。「好處是一起培養興趣,有更多共同話題,又可以埋身對練。別小看小朋友能力,個個有板有眼,有時更會觀察到爸媽不足,由他們指點技巧。小朋友從中產生成功感,就有興趣和信心學下去。」
柏斯琴行
WORFU Academy B56號鋪
小童星訓練學院
WORFU Academy B10號鋪
國際詠春聯盟
WORFU Academy B30A號鋪
WORFU Academy
香港北角和富道21-5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