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yoSmart真實用家分享檔案|網課影響近視半年增加100度 9歲男生戴控制近視鏡片成效顯著

2021-05-21


過去1年,小朋友停課、復課再停課,未能回校上面授課程,唯有個個對著屏幕上課,今年9歲的嘉逸當然沒有例外,每日上課至少3小時,媽媽Rachel早知小朋友對得電腦多會令近視加深,但估不到囝囝的近視竟然在半年內由250度急增至350度,足足有100多度。為了幫嘉逸減慢近視速度,Rachel決定給囝囝佩戴控制近視鏡片。

?

?

年齡:9歲
佩戴年資:1年

近視度數

佩戴前

佩戴後

成效

右眼

-2.50

-2.50 

左眼1年只加了50度

左眼

-3.50

-4.00

4歲驗出散光及遠視

隨著近視有年輕化趨勢,不少幼稚園生已架著眼鏡,嘉逸在幼稚園階段未開始戴眼鏡,卻在4歲那年到健康院檢查時發現有天生散光及50度遠視,「那時視光師已提醒我要留意囝囝眼睛情況,因為遠視會隨著年紀扣減,減至零後就會開始近視,果然升上小一再去驗眼,已由50度遠視變為150度近視。」Rachel立刻給嘉逸更換眼鏡,以為問題就可解決,怎料囝囝每年增加近100度近視,小二時已達200多度。

▲疫情期間,嘉逸少了戶外活動,每日長時間對著屏幕,以致近視大幅加深。

網課日子近視度數急升

過去一年,嘉逸跟其他學生一樣留在家上網課,Rachel說,也許囝囝每日長時間聚焦屏幕上,小三下學期短短半年內,近視由250度急增至350,升幅超過100度,「他的近視加深速度非常快,如果近視去到15歲才穩定下來的話,嘉逸還有7年時間加深,以每年增長100度計,15歲將有過千度近視。」Rachel不單擔心深近視增加患上眼疾的風險,更憂慮生活上的不便,原來她右眼有400度近視、左眼有600度,試過找不到眼鏡伸手不見五指,又試過架著眼鏡戴口罩,鏡片全是霧氣,十分不便。

▲Rachel除了讓囝囝佩戴HOYA MiyoSmart鏡片以減慢近視外,更要求他每半小時休息一會,讓眼睛放鬆。

滿意HOYA MiyoSmart近視控制效果 

為免囝囝如自己一樣有深近視,Rachel主動尋求視光師的建議,視光師為了能掌握嘉逸的近視情況,除了採用傳統眼睛檢查方法外,更利用專用儀器監測嘉逸的眼球,量度眼球軸的長度等數據。在綜合嘉逸的情況及權衡不同控制近視的方案後,最終決定使用非入侵性、安全而且方便使用的HOYA MiyoSmart鏡片。「現在囝囝戴了1年多,右眼近視沒有加深,左眼近視只增加了50度,減慢近視的效果十分理想,我非常滿意。」Rachel說,如果一年級已給嘉逸佩戴,他的近視可能不用去到400度,因此她強烈建議家長可盡早給小朋友使用HOYA MiyoSmart鏡片減慢近視加深,保護眼睛的健康。

▲兒童護眼中心註冊眼科視光師陳罡表示,在建議控制近視方案時,會考慮小朋友的眼睛健康情況、日常活動和自理能力。「眼軸長度為判斷近視度數變化及眼睛健康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因為1mm軸長變化會相等如250度至300度近視加深,透過定期測量能夠計算出眼球的增長速率,令我們更有效地評估小朋友近視的情況及控制方案的成效,從而安排有效的處理方案。」

兒童護眼中心
地址:荃灣西樓角路1-17號新領域廣場1512室
電話:2404 6618

登入下列連結了解更多
HOYA MiyoSmart真實用家分享
HOYA MiyoSmart驗配中心資料

免責聲明:MiyoSmart兒童近視控制鏡片之近視控制效果因人而異,有機會因為佩戴者的年齡、個別情況、疾病、接受中之醫學療程而影響。上文謹為真實用家分享,並沒有意圖構成任何醫學建議,佩戴前請先向您的視光師尋求專業意見。

熱門文章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02-21
瘦身 | 當眾被嘲肥仔!重達200磅醫生決心 減肥 靠1個「早餐公式」 8個月激減45磅
02-11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02-19
吳鎮宇16歲兒子吳費曼留微捲髮型 面部肥腫體重近200磅 曾自爆有病
02-19
何雁詩感恩囝囝美國治療後一直進步 鄭俊弘:專心照顧囝囝未敢追多個
02-22

媽媽 化妝 後做一舉動 令8歲女兒面部又紅又痛 揭因一化妝品惹禍
2025-02-21
諾如病毒丨深圳 諾如病毒 升至中級風險 酒精殺不死傳染力強 即睇3招防護
2025-02-21
剛收到大學offer!18歲少年 抗癌 3年病逝 家屬:初時以為只是生長痛
2025-02-20
睡覺用2個枕頭恐或致 駝背 加劇!物理治療師教1簡單運動幫助伸展脊椎
2025-02-20
女子疑長期佩戴降噪耳機 致 聽覺處理障礙 專家籲開啟1模式
2025-02-19
拖延症|「醫生,我就是做不了!」拖延的心理機制「兩分鐘規則」破解魔咒|精神科專科林震醫生
2025-02-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