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健康|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預防兒童二型糖尿病

2021-05-12


示意圖(星島日報)

以往糖尿病多屬年長人士常見的慢性疾病,但近年,患二型糖尿病的兒童數字有上升趨勢,情況令人關注。二型糖尿病的主因是與日常飲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兒童體重超標是引致二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如未能控制血糖水平,更有機會引致急性及慢性併發症,後果嚴重。兒童保持均衡飲食及多做運動,控制體重,有助預防患上二型糖尿病。以下由兒童糖尿協會醫療顧問及香港兒童內分泌科學會會長游可聰醫生拆解一型及二型糖尿病的正確資訊,供家長深入認識糖尿病的真面目。

香港兒童二型糖尿病升幅較大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大部份病人為一型或二型糖尿病患者。

根據<香港兒童糖尿病名冊>的統計顯示,在1997年至2007年,患一型糖尿病兒童的數字是每年平均每100萬人中有2.2新增個案;2008年至2017年,則每年平均每100萬人中有4.3新增個案,而在2015年至2017年有緩和趨勢,相比其他北歐國家,例如芬蘭等國家的數字亦較低。

另一方面,患二型糖尿病兒童於1997年至2007年的數字是每年平均每100萬人中有1.27新增個案;2008年至2017年則每年平均每100萬人中有3.42新增個案,顯示患有二型糖尿病的兒童比一型糖尿病的兒童數字增幅較大。

發病年紀方面,一型糖尿病兒童平均於10.5歲發病,二型糖尿病兒童平均於14.7歲發病。男女患者比例方面,女童患一型糖尿病佔56.5%,男童患二型糖尿病佔51.9%。

兩大糖尿病類型

一型糖尿病的病因是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以致胰臟功能衰退,控制血糖穩定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令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一型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所造成,遺傳因素方面,香港兒童患一型糖尿病的發病率相比北歐國家為低,顯示香港兒童帶有較少致病基因;環境因素方面,有研究指兒童受腸病毒感染後,有機會使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而誘發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則對胰島素敏感度不足,以致他們的胰臟需要製造更多胰島素,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二型糖尿病是與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及肥胖等問題所引致。

及早察覺典型病徵

病徵方面,一型及二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糖分在血液積存,要靠小便排出體外,以致患者出現小便頻密及口渴的現象。

由於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不足,身體不能有效地轉化體內的糖分成為能量,需要分解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製造能量,引致患者體重不正常地下降。

一型糖尿病及少數二型糖尿病患者亦可能會出現酮酸中毒的徵狀。人體分解脂肪的過程中會產生酮,當體內積聚過量酮,便有機會產生酮酸中毒,令患者出現疲倦、呼吸急促、肚痛、作噁、嘔吐等徵狀,嚴重的更會引致昏迷。

當家長發現兒童出現小便頻密、口渴及消瘦的典型糖尿病徵狀時,便要及早看醫生抽血檢查。

熱門文章

食物中毒|50歲男子用 隔夜飯 炒飯險喪命 器官衰竭入ICU 醫生:6類食物不宜隔夜食
03-26
產後脫髮 點解決?1招助妳重拾魅力 成為髮量大富翁
04-01
蘋果水 好處多多 10種搭配煮法輕鬆飲出好氣色|養生壺食譜
03-27
小朋友捐玩具即可半價入海洋公園玩 與「家姐」「細佬」慶祝兒童節
04-02
捐肝救妻10個月後 太太復發離世遺兩孩 好老公無悔捐肝:她是我老婆
04-02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2025-04-02
花萬元按摩醫 近視 ?家長誤信偏方 9歲女童近視度數暴漲100度
2025-04-02
體重 正常不等於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竟比肥胖者高52%
2025-04-01
生活變悶會影響腦部健康? 神經學家教你5招護腦
2025-03-31
挑食 惹禍!5歲女童反覆腹痛2周 求醫驚見腸道全阻塞「宿便積滿肚」
2025-03-28
隔夜餸 沒營養兼有毒?營養師分享正確保存+加熱方式|食物安全
2025-03-27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