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應對小兒積滯 改善消化能力

2021-05-10


小兒積滯是兒科常見的一種胃腸疾病。臨床上以納呆厭食、食而不化、腹滿腹脹、嘔吐乳食、大便腥臭為主要症狀。

由於小兒不知自節,如果餵養不當,便會傷害脾胃,以致脾胃功能失常,運化失職,不能正常消化食物而形成積滯,這是發生本病的主要原因。另外,由於小兒發育未全,特別是個別體質較差的小兒,脾胃功能薄弱,飲食稍有不慎,便易停滯不消,形成虛中挾實的積滯。

中醫對積滯這類疾病,治療效果較好。首先,中醫是針對積滯的成因,以消食導滯的方法,幫助胃腸消化,去除積滯,常用山楂、神曲、麥芽、陳皮等藥物加減治療。其次,對脾胃較虛弱的小兒,則需以健脾益氣為主,如用黨參、白朮、淮山等,再佐以消導之法。如果虛寒較甚者,則宜以溫中散寒為主。

此外,中醫尚有外治法,如針灸、按摩、推拿、捏脊等。其中捏脊療法簡單易行,對治療本病及其他消化不良、消瘦疲乏、疳症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此法的治療部位是背部中央督脈,從長強穴至大椎穴。手法是以兩手指背橫壓在長強穴處,向大椎推進,同時以兩手拇指與食指合作,將皮膚肌肉捏起,交替向上,直至大椎,完成以上動作視為一次,連續推捏六次。捏完後,再以兩拇指從命門穴向腎俞穴左右推壓二至三下。此法有調理脾胃、陰陽與疏通經絡之功。

此病看似平常,但如不加重視、及時治癒,遷延失治就會影響小兒的營養和生長發育,形體日漸消瘦,可轉化成疳症。

預防重於治療。平時我們餵養小兒,應注意調節飲食。定時定量餵食,選擇易於消化和富有營養的食物。此外,掌握小兒的正常飲食規律,隨着年齡的遞增,注意其數量的供給。斷乳前後,逐漸增加各種輔助食品。

熱門文章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兒童性早熟| 8歲過胖女童來初經 驚覺 性早熟 阻礙身高發展 醫生警告: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03-26
兒童鼻敏徵狀或致嚴重健康問題?專家: 一招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03-12
前港姐季軍 袁彩雲 宣佈離婚? 神情嚴肅稱我離婚了 直言需要私人空間
04-04
葉翠翠 兩度患抑鬱症曾想輕生 細仔曾病危須即做手術插到周身喉
04-06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2025-04-08
幼兒皮膚護理︳小朋友皮膚護理全攻略 增強免疫力先補腎 皮膚肺脾腎是「健康鏡子」 濕疹食譜︳親子健康
2025-04-03
抗癌 | 56歲末期 腎癌 患者每日吃3類抗癌食物 3個月後腫瘤奇蹟消失 1年半未復發
2025-04-03
小朋友半夜咳嗽怎麼辦?中醫解析 夜咳 成因、種類和3大調理方法 | 中醫爸B
2025-04-02
茯苓 湯/茶/粥/糕點食譜 調理脾胃一流!
2025-04-01
小兒 鼻敏感 |8歲童鼻敏感常引發感冒 中醫:把握2-16歲黃金治療期
2025-03-3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