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豬隊友|4招鼓勵爸爸參與教養工作

2021-05-07


很多媽媽都想爸爸能夠主動參與照顧小朋友和教養的工作,但網上不時有媽媽訴苦,叫爸爸幫手替BB換尿片,爸爸「哦」了一聲後,卻顧着玩手機,最後都是由媽媽出手完成。香港父職服務機構DADs Network服務發展主管譚鴻昌曾與不少爸爸傾談,了解他們參與親職工作的困難和疑慮。他建議從4方面著手,提升爸爸在家庭教育的參與和能力。

?

?

第1招:媽媽多鼓勵

譚鴻昌表示,很多爸爸都怕成為「豬隊友」,擔心拖累媽媽的後腿而不敢去嘗試。然而,他在香港教育大學修讀「兒童與家庭教育文學碩士」課程時,曾接觸過不少研究,發現和諧的夫妻關係和媽媽的鼓勵對父職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鼓勵媽媽多放手讓爸爸去試,「很多媽媽可能會對爸爸的表現看不順眼,情願自己動手做,這只會令爸爸在家庭的角色慢慢後退。」他強調,親職工作講求媽媽和爸爸共同協作,父母要好好溝通彼此的目標和分工,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飯,媽媽可以負責餵飯,爸爸則在旁哄小朋友張開口。父母能在教養工作上互相配合,小朋友會更有安全感,亦會較懂得與人相處。

第2招: 爸爸多重要

第2招是讓爸爸明白他們的重要性。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爸爸經常參與教養工作,對子女的情緒、社交、學業以至行為方面都有正面的影響。就算自問不是「100分爸爸」,只要在子女的成長路上多參與,已經對他們起着重要影響。

第3招:把握與子女獨處機會

譚鴻昌接觸過很多爸爸,他們都想學做好爸爸,只是不知從何入手。有些爸爸更受傳統的刻板印象影響,以為爸爸的角色一定是威嚴、木訥、寡言,就算想和小朋友聊天也不知怎樣開口。他建議多安排爸爸與小朋友單獨相處的時間,如送子女上學、睡前講故事等,慢慢地建立共同話題,親子關係自然更親密。

第4招:參加爸爸學堂

雖然大部分的社交媒體和家庭教育活動都是以媽媽為主導,但坊間仍有不少的機構為爸爸提供支援,爸爸可主動報名參與。譚鴻昌表示,「以DADs Network 為例,我們會配合爸爸的工作時間,定期舉辦講座、培訓和親子活動,提升爸爸的教養經驗,讓他們建立支援網絡。」

譚鴻昌勉勵各位家長,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如何做父母。做父母是個不斷反思、不斷學習的歷程,讓你重新經歷一次成長。他亦有好好裝備自己,他本身是一名註冊社工,因為社工的訓練着重於社區的資源調配和人際溝通方法,為了深入學習有研究基礎的親職技巧,他去年修讀了「兒童與家庭教育文學碩士」課程,發現家庭教育不只限於管教方法,還涉及家庭系統、婚姻關係、親職協作、兒童發展等。作為推廣家庭教育的前線人員,課程啟發他思考如何推動不同的家庭成員作出改變,讓他們提升親職管教能力,共同支持小朋友的成長。

▲譚鴻昌推動父親親職文化之餘,亦修讀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教育文學碩士」課程,深入學習有研究基礎的親職技巧。

▲很多爸爸都會參加爸爸學堂,提升教養能力,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往往是推動爸爸參與教養工作的最大動力。

▲ DADs Network組織父職義工團隊,鼓勵爸爸參與社會服務之餘,亦讓他們建立支援網絡。

了解更多: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熱門文章

由行路不穩到舞蹈達人 舞蹈節得奬女生:可以成功,可以失敗,但不可以放棄!|梁永樂
03-28
自閉症 | 四成人誤當自閉症為精神病 專家:盼放下偏見,看到更多優秀的一面
04-01
親子理財|自己的 兒童節 禮物,自己買!|媽咪老師Cindy
04-02
沙田 小童 衣衫單薄赤腳被母拖住走 目擊者:當時11度體感得8度 小童母現身解釋苦衷掀爭議
04-01
母愛偉大 | 馬來西亞發生連環 車禍 釀三亡四傷 34歲媽媽捨身護住3歲女兒
04-01

子女成長飛快 爸爸不懂珍惜 缺席的父愛錯過便不再
2025-03-14
請給孩子及時擁抱 | 林浚蔚
2025-03-03
爸爸的體育課|我們不只是老師
2025-02-28
「 爸爸, 不易為!」|温成顯
2025-02-25
女兒出生後,爸爸也患上了 產後憂鬱 ?「打鬧遊戲」成親子關係破冰關鍵!
2025-02-08
爸爸送給孩子一份最珍貴的禮物 | 林浚蔚
2025-02-0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