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課程 | 出版社推刪減版通識教材 無公社科名稱

2021-04-30


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九月在中四推行,至少兩家出版社剪裁現有通識教育科課本內容,供師生作為新科的參考教材。本報昨獲得另一家出版社的教師用書樣本,封面標明是「通識教育」,沒有以新科為書名,並強調是剪輯自通過專業諮詢服務的舊書。新書篇幅大減之餘,亦省去「佔領中環」、公民抗命等內容。據悉教育局要求書商須按「只減不加」原則,亦不能以公社科名義出書。

本報從學校取得香港教育圖書為新科推出,名為《新視野通識教育—2020年修訂版銜接教材》(見圖)。新書未使用「公民與社會發展」名稱,但在「編寫說明」及封底均說明剪輯自去年完成專業諮詢服務,即變相送審的《新視野通識教育綜合四版》課本。

該書參考公社科中四課程「『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的課題,大部分內容剪輯自今日香港、現代中國等單元,並列明對應的分冊與頁碼。對照兩者內容大同小異,但個別篇幅有所刪減,在政制與法治部分,未再收錄舊書討論「佔領中環」、公民抗命等內容,並刪去舊書課文中提到「司法制度受到一定衝擊」、「警權損害了港人遊行、集會、示威等自由」、「行政長官選舉是『小圈子選舉』」等負面評論與意見。在講述國家政治體制的課題,亦刪減人大代表制度有何不足,以及黨政不分、人民難以挑戰法律等「法制建設的挑戰」。

刪「佔中」敏感內容

至於回歸歷程概略、國家與特區憲制關係、維護國家安全的意義等公社科新增課題,新書目錄未列對應內容;涉及本港政制發展,亦沒有因應完善選舉制度而更新。據悉當局容許出版社把通過專業諮詢的通識教育科課本,經剪裁與調整後,作為公社科的參考材料,但須遵守「只減不加不改」的原則,亦不得冠以「公民與社會發展」名稱,以免外界誤會新書已經送審。

須按「只減不加」原則

中學副校長、資深通識教育科教師陳志華認為,始終公社科課程及評估指引未面世,出版社恐會過度刪減,「這樣刪減似是最安全,但若指引要求教授挑戰與機遇,課本只剩基本資料便未必足夠。」他期望當局盡快公布課程及評估指引,方便學校選書。

至於同屬剪裁版教材,名創教育旗下的《新領域公民與社會發展:「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出版社代表回應指,書名旨在避免與修訂版通識教育科課本混淆,正考慮重新命名,以免外界誤會;出版社正收集前綫教師意見,完善樣書內容,強調會遵守「只減不加」原則。

記者:梁子健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升中|把握 中一統一派位 重點,填表選校不再頭痛!|趙榮德
04-16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將軍澳幼稚園 3位外籍老師遊走各級 打造全校雙語模式|雙語班幼稚園
04-17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 ︱7位小五生自發成立環保組織 以環保樂器向大眾推廣綠色理念
04-18
珍惜生命│秀茂坪23歲青年墮坡 昏迷送院亡 早前因失聯家人報警求助
04-18
星島申訴王|中三女貪平淘寶配眼鏡戴後現飛蚊症 港爸後悔莫及:見過鬼都怕黑!
04-16

中學|僅7.8%中六生 離港升學 比率創新低
2025-04-16
升中|把握 中一統一派位 重點,填表選校不再頭痛!|趙榮德
2025-04-16
升中派位 2025︱全港英中學額分布競爭情況 平均4.75人爭1學額
2025-04-15
升中派位2025︱全港英中學額9720個 平均4.75人爭一位 校長倡選校可較進取
2025-04-10
英華女學校 校長關翰章退休 校友祝慧勤今年9月接任新校長 百年津貼名校孕育多位名人校友
2025-04-02
聖若瑟書院 150周年校慶座談會 林海峰求學時被評「非常健談」 《毒舌大狀》導演吳煒倫自認百厭星
2025-03-31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