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承 | 中國四大 | 詹漢銘校長

2021-04-30


近日觀看了一些短視頻,有部分引起我的興趣,有風趣幽默、有歷史亦有知識性的;其中,有一條視頻的內容是一班小學生在排隊回答有關中國各種四大東西,例如四大古都、四大發明、江南四大才子等,學生對大部分中國歷史或民間知識傳統有很深入的認識,能短時間內把各種四大正確回答,讓我也感受到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認識有多深,當中提到的包括四大古都:西安、洛陽、北京和南京;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江南四大才子:唐伯府、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禎卿,還有很多,很有意思。

觀看了有關視頻後,我發覺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只認識很少,有些耳熟能詳的當然我也能回答,可是有不少我是不認識的,例如四大發明我當然知道,但四大古都我只能答出兩或三個,中國四大火爐更只能說出一兩個,對比起視頻內的小學生,真的差很遠。這些知識對日常生活可能未必很重要,其重要性卻是在於傳承我們的歷史文化,讓每一代人也了解到一些我們的傳統知識和人物地理,這是一種非實質性的傳承,是一種對自身歷史文化的認知及認同,是一種沒有規限、沒有既定範疇下的傳承,是自然生成的。

小時候,在電視上會看到一些很有此意思的節目,例如民間傳奇讓我認識一些中國民間故事,包青天讓我認識到包公、展昭等,同時更記得龐太師如何從中作梗,還有梁山泊一百零八個好漢的傳奇事跡;這些節目是在正常學習外的一種自身文化歷史教育,不需死記硬背,卻能深入我們每一個小孩子的心裡,明白和知道很多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知識,亦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話題。到今天,我仍能說出部分內容,雖然有不少也忘記了,但每當聽到或看到,我也會很自然的感到熟悉和一種親切感。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文化傳承,正規教育當然重要,軟性或生活化的傳播亦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很少見到一些如民間傳奇這類型的節目,雖然歷史劇集不斷拍攝,其內容卻天馬行空,甚至把人物或有關歷史事實作大幅修改或扭曲,三國誌便是一很明顯例證。要把文化歷史傳承下去,只靠書本或老師在學校教導未必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是需要在不同層次和層面將有關知識滲進生活中。我相信能說出梁山泊一百零八個好漢的年青人或學生未必會太多,能說出中國四大名著的可能更少,如我們希望歷史文化能傳承下去,不會流失,如何做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

 

作者:詹漢銘校長

 

其他閱讀:

疫情下生活 | 人生 | 詹漢銘校長

【疫情下開學】欣賞老師|詹漢銘校長
  

熱門文章

中學統一派位2025|校長拆解升中統一派位填表9大誤區 Band1/2/3選校策略相同?
04-25
ASHK 一條龍國際學校|美式教育×IB課程 打造全球頂尖大學跳板
04-25
升中派位2025︱全港英中學額9720個 平均4.75人爭一位 校長倡選校可較進取
04-10
疑提供嬰兒性別選擇及代母服務 每次收60萬元 警拘董事夫婦共10人
04-27
溫哥華 私家車突撞向慶典人群 消息指現場7死20傷
04-27

科大錄取11名 精英運動員 人數屬歷屆之冠 每人每年最高可獲逾10萬獎學金
2025-04-25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辦「英語餐廳店長體驗」廚房助理/接待員/收銀員一腳踢 招待家人學習同理及服務
2025-04-24
AI|嶺大研AI嬰兒保溫箱揚威海外 日內瓦發明展奪獎 菲國診所試用反饋正面
2025-04-23
教科書|新學年教科書價格升2.9% 有高中化學書升幅達13%
2025-04-23
理大 |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理大奪36獎 月球「採樣裝置」奪兩獎
2025-04-17
第四屆 全港定格動畫創作比賽 陳瑞祺(喇沙)小學、聖公會聖紀文小學奪金
2025-04-17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