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ADHD|專家拆解小朋友食藥5大誤解

2021-04-07


相信大家對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不會陌生,小朋友上堂遊魂發呆、在家無法受控等都可能是徵狀。隨着學校陸續復課,ADHD小朋友的學習困難再度引起關注。雖然藥物治療有效控制情況1,不過有家長擔心食藥要食成世甚至造成上癮,因此諱疾忌醫。面對種種似是而非的資訊,不如由精神科專科醫生苗延琼、衞生署認可臨牀心理學家梁家揚博士為大家拆解!

 

Q1:ADHD小朋友一定要食藥?

梁家揚博士指,不是每個患者都要食藥,但有藥物治療配合會更理想1。事實上,ADHD與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有關2,需要靠藥物控制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的徵狀,行為治療則有助建立正面行為,兩者雙管齊下,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1

他補充,6歲前的小朋友一般採用行為治療,「郁身郁勢」未必就是ADHD,需要先確診再考慮藥物介入1。要留意的是,行為治療並非只針對小朋友,家長也需要受訓:「小朋友上完堂,回家卻見家長亂放物件,『有樣學樣』怎會有改善?另外,家長也容易忽略正面管教,做得好沒有讚賞,做錯就馬上責罵1,小朋友不明白甚麼行為是正確,甚至為引起注意而故意搗蛋。」

衞生署認可臨牀心理學家梁家揚博士說,ADHD小朋友易受環境影響1,例如學校冷氣機和黑板寫字聲等都會令他們分神,需要藥物幫助提高專注力,再配合適當訓練,治療效果將事半功倍1

Q2:長大後就可以「斷尾」?

苗延琼醫生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小朋友過動情況可能隨年齡增長而變得穩定,但有些徵狀會持續到成年後,例如組織計畫的執行功能較差,做事拖得就拖3,成為『Deadline Fighter』。」她表示,大約半數患者長大後仍需要藥物治療,如果執行功能足夠應付日常生活,例如從事創意和銷售等工作,不用全日坐定定,是可以減藥甚至停藥的。關鍵是能否適應周圍環境,例如透過建立有效方法和習慣,令自己更輕鬆應付工作和生活。

Q3:藥物治療副作用多?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ADHD藥物也不例外,服用後有機會出現失眠、胃口變差和情緒波動等,這些副作用通常是暫時性的1。「有家長擔心藥物影響子女的身高發育,其實沒有數據證實有問題,如想達到增高目標,可從調整生活習慣入手,例如加強營養的攝取。」苗延琼醫生續稱,ADHD藥物不只一種,香港主要用第一綫中樞神經刺激劑,當中又分短效和長效1,如果出現不良反應,可以轉用第二綫非中樞神經刺激劑,並非「局住用」沒有選擇。

精神科專科醫生苗延琼提醒,小朋友處於建立自我形象的重要階段,若能儘早接受評估和治療,有助改善行為問題和人際關係,提高自信心1 

Q4:小朋友食藥易上癮?

恰恰相反!苗延琼醫生解釋,只要跟從醫生指示食藥,很少機會出現成癮,反而可以增強小朋友自我控制的能力1,避免從其他途徑尋求刺激,減少他們濫藥酗酒的機會。

Q5:ADHD藥物是「聰明藥」,人人都食得?

梁家揚博士表示這是十分錯誤的想法,首先ADHD藥物只適用於治療患者,不會令其他小朋友變得聰明、成績突飛猛進。加上藥物有一定副作用,如無必要不應胡亂服用。

參考資料:
1. CADDRA – Canadian ADHD Resource Alliance: Canadian ADHD PracticeGuidelines, 4.1 Edition, Toronto ON; CADDRA, 2020.
2. Blum K, et al.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2008;4:893-917.
3.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cdc.gov/ncbddd/adhd/diagnosis.html (Accessed on 11 Mar2021).

以上資料由受訪者提供

此專欄由武田藥品全力支持
C-ANPROM/HK/Vyv/0037(03/2021)

熱門文章

人物專訪|15歲 少年製錶師 60小時打造人生第一隻陀飛輪 大膽追夢
09-15
由貓貓校監到尖子名師 呂校長談香港教育制度:教育資源的錯!
05-09
讀寫障礙|寫「鏡字」等如有讀寫障礙?|戴公主
12-16
宋仲基兩年抱兩湊夠「好」字! 報喜母女平安:公主非常健康
11-22
竇靖童 現身名流晚宴 戴耳環罕有淑女打扮被誤認王菲 側臉照與媽媽相似度超高
11-20

ohpamafile_cat

查看更多   ▸
教大舉辦慈善舞台劇 籲社會關注 特殊教育 需求兒童
2024-11-13
SEN|「三個原因令佢唔講嘢?」摀住嘴巴說話的內向生|教育心理學家心小姐
2024-11-07
SEN|「我想上堂學複雜啲嘅嘢!」 像有ADHD的資優生|教育心理學家心小姐
2024-11-07
ADHD|未及時治療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的潛在風險 兒童到成年可能出現的12個隱性傷害
2024-10-22
SEN|「比起訓練班,阿仔更需要你」優質親子時間比上課重要|教育心理學家心小姐
2024-10-07
SEN︱港大調查 : 逾6成半父親照顧 特殊需要 子女曾感羞恥 部分認為像「把尊嚴放入雪櫃」
2024-10-03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