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食復活蛋│一歲前不宜吃蛋白! 營養師指引正確食蛋 助長發育 預防過敏
2021-03-30
![](https://media-proc.ohpama.com/photo.php?s=https://cdn.ohpam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1/03/egg1-Cropped.jpg&f=jpeg&w=815&q=75)
復活節給孩子吃復活蛋,開心又滿Fun,食用以雞蛋製作的復活蛋,比起朱古力蛋更是健營有益得多。然而,雞蛋雖含有孩子所需的主要發育營養素,是助小朋友增添活力的營養美食。不過,原來一歲前的孩子,不宜食用蛋白呢……
含重要發育元素
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註冊營養師林詩敏說:「雞蛋分為蛋白和蛋黃,蛋白提供人體不能自行製造的『重要氨基酸』,它是構成肌肉、骨骼、毛髮、血液等的主要元素,能促進孩子健康發育。蛋白的營養媲美燕窩和鮮魚,兩隻蛋白所提供的蛋白質已相等於一両鮮肉,而且孩子會較喜歡食用和容易消化吸收。雞蛋除了有助發育,適量攝取蛋白質也可以幫助孩子製造免疫球蛋白,增強他們的免疫能力。小朋友若缺乏重要氨基酸,便會直接影響各項機能,嚴重時可能會導致發育不健全、過瘦及矮小等問題。」
教你分好、壞蛋
蛋黃含有約二百六十毫克的膽固醇,以每天建議膽固醇攝取量不多於三百毫克為例,孩子每天吃一隻蛋便足夠。「很多人聞蛋色變,怕攝取過多膽固醇會引致心血管疾病。然而,蛋黃中的膽固醇是小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因為膽固醇是製造各種荷爾蒙的主要元素。不少母親都給嬰兒食用蛋黃泥來補充營養的需求。此外,蛋黃含有卵磷脂、三酸甘油脂和卵黃素,卵磷脂是製造腦細胞的重要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小朋友學習及記憶力等有很大幫助,因此攝取適量卵磷脂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蛋黃亦含有磷質、鐵質、維他命A等營養素。」林詩敏稱。
一歲前不宜食蛋白
選購方面,有人認為啡褐色比白色殼的雞蛋更有營養,而且殼的顏色愈深,營養價值愈高。這觀念並不正確,蛋殼顏色和它所含營養沒太大關係,雞蛋營養價值主要取決於母雞健康狀況和飼料配方。而好蛋與壞蛋亦不難識別,好蛋的外殼粗糙無光澤、完整無破損、不易敲破,其蛋黃和蛋白分明,蛋黃集結於中央,並不會散開,就算用牙籤戳,整顆蛋黃也不易破散,便為好蛋。壞蛋則相反,外殼不完整甚至有裂痕,蛋黃散開,重量亦較輕。
吃雞蛋要新鮮,一般來說,蛋的保質期於室溫約七日,在雪櫃冷涷可保存約一個月。蛋的外殼有許多小氣孔,如保存時間太長,水分會蒸發,蛋也會變壞。小孩不適宜吃生蛋和太陽蛋,因它有機會含有沙門氏菌,易致食物中毒。此外,幼兒常見有蛋敏感,通常於兩歲前出現,尤其或對蛋白過敏,幼兒過敏會出現皮膚紅腫、腹瀉、嘔吐,嚴重時有氣喘及呼吸困難等徵狀,故一歲之前不宜食用蛋白。
頭條日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