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花幾分鐘時間回應孩子,他們便會變得更優秀│黃秉華
2021-03-23
很多人忽略一個喋喋不休的孩子,其實他是很有想像力,之不過,當我們都為生活和小事而煩心時,會覺得他們太無聊了,我們要停止這種行為,不過,這可能錯過教育孩子的機會。
科學家的童年是不平凡的,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Feynman)在訪談中說,很多人就是不會尋根究柢的問題,對於周圍發生的事漠不關心,以為凡事已經有既定答案,所以不必大驚小怪,不過,當你問到他,那答案是什麼的時候,他可能只是聳聳肩,還以你一個不屑的眼神。
費曼給大家一個示範性的故事場景︰「小明叔叔在雪地摔倒了,於是要送到醫院治理。」其實,善於觀察和有想像力的孩子,會有很多很多的問題要問,從生活上而言,他會問︰「摔倒受傷,為什麼要送去醫院?到了醫院又怎麼樣?」如果對自然現象感興趣的話,他可能問︰「為什麼在雪地上會那麼容易摔倒,雪地出現了什麼奇特的現象和原因呢。」
我在地鐵遇到一對母子,那孩子應該是幼稚園學生,10分鐘地鐵的車程,他不斷發問,好像要跟有點疲倦的媽媽有點過不去。媽媽看來很有耐性,沒有阻止好奇的孩子發問,只不過,她是投以冷漠的態度,大部分時間在撥弄手機,好像要打發時間似的。這也不見怪,換了是我,也不知如何應對。
如果換了是費曼先生,他可能借題發揮,引導孩子去想像,從中加以常識的教育。例如因為有人踩雪地,產生了一點熱力,比較堅硬的冰面融化了少許,於是有水份滲出,如是者便令小明叔叔滑倒了,這是一個物理現象,若想要加強教育,他還可以回家用冰塊給孩子做一個小小實驗。當然,摔倒要送醫院,大人要發揮問與答的空間更大,你可以從受傷骨折,乃至為什社會要建醫院的原因,用心的一步步作答。只要孩子用心的聽你講幾分鐘,他的想像世界的資料便更加豐富。
好奇的孩子很難得,不厭其煩的爸爸更加珍貴。「早啲返屋企做功課」的回應很常見,所以我們明白優秀的孩子是少數。
作者:黃秉華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