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接種疫苗的科學觀念和社會責任│黃秉華

2021-02-28


香港頭號大事就是新冠疫苗來了,除了到公共地點,接受政府接種之外,很快可以到私人診所免費注射。社會有聲音對疫苗表示懷疑,由於消息很多,數據更多,還有片言隻語的專家評論被截載上網,我們怎樣分辨事實真相?特首林鄭月娥日前提到一個重點,不論是甚麼地方的新冠疫苗,都經過專家評估,獲認可緊急使用,市民應以科學態度看待,不要輕信各式各樣有關疫苗的謊言。

科學,這個觀點很重要,科學製藥對抗病毒,雖然不是武俠小說所寫的萬靈解藥,有一定風險,但風險是可控制,制度也設有萬一的保障。事實上,經過人類多年與病毒交手,我們已經掌握一套嚴謹的觀察、發現、實驗、歸納和臨牀的疫苗開發程序。簡言之,如果不我們相信科學,應用科學的話,幾百年來城市化帶來流行病日趨普遍的情況下,地球的人口可沒有今天這麼多。中世紀的一場黑死病(鼠疫),造成全球2億人口死亡,歐洲人口因而減少了60%。

儘管歷代的疫病大流行的病毒都不同,變種的程度也各異,可是近代醫療科學找到解決方法,例如今次國產科興新冠疫苗,其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已經廣泛使用超過200年, 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發明接種牛痘病毒以預防天花。在此之前,天花每年讓歐洲病亡40萬人。詹納是通過觀察,見到擠牛奶女工的天花致病率幾乎沒有,推斷她們身上有抗體,於是從女工取得血膿,接種到其他人身上,結果廣泛地取得防疫成效。此時,微生物學還未誕生,後來才加入完善整個破解傳染病的醫療科學。

今天流行病遇到最大的障礙不是不知名的病毒,而是疫苗面世之後,社會願意接受接種的比率問題。如果大部分人都不接種,要產生群體免疫——即把病毒傳播率降低——的效果難以實現,疫情便會一直拖延下去,到了病毒出現異變,又來新的一波爆發之後,之前的努力白費了,疫情更可能惡化。

以上都是科學問題,今天或未輪到孩子接種,不過,他們必須要有科學化的抗疫常識,以及齊心抗疫的社會責任。

 

作者:黃秉華

其他文章:

STEM教育︳AI足球時代︰先學習人工智能,然後再踢波︳黃秉華

【教養方式】華為的小公主要進軍演藝,大家怎麼看?︳黃秉華

 

熱門文章

6大中英文電子書平台 逾5000本書免費任睇
02-18
中文繪本|每一個人都值得擁有 夢想 2大繪本鼓勵孩子獨立發展
04-17
學英文︱6招建立親子 英語學習語境 心理學家:這階段兒童學語言最易︱許定國校長
04-18
父母想追仔卻20年內連生9個女 名字由「招娣」到「仇娣」終放棄
03-13
梁家輝孫女正面首曝光 8個月大超可愛表情多多
04-20

在家STEM | 15個網站資源與小朋友在家進行小實驗 | STEAM教育
2025-04-16
投委會以時下熱話推廣理財 理財動畫系列走入中小學校園
2025-03-26
Stem教育︱比卡超的10萬伏特到底有多強?
2024-12-12
STEM |7個 STEM 遊戲網站+電話app 邊玩邊學習
2024-11-12
大熊貓 咁多隻點分? 海洋公園教「 熊貓辨認大法 」 要靠2個身體部位!
2024-11-06
邊學邊玩|在家玩科學其實好簡單 骷髏骨手學習大氣壓力|工程師媽媽學堂
2024-10-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