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係】疫下親子夫妻關係易惡化 情緒心理輔導博士教家長修補家庭關係

2021-02-06


疫情已經持續逾一年有多,也許是困在家中的日子增加,家庭成員出現磨擦的頻率亦有所上升。生活逼人加上疫情夾擊,保持親子和夫妻關係和順,的確比以前困難不少。如果有專家為各位家長指點迷津,相信很快便能夠見到希望的曙光!

壓力下尋找新管教策略

疫情下留家學習、沒法外出玩耍,小朋友與家長很容易便會陷入困獸鬥的局面。一般來說,家長責罵他們的事情,總是離不開上網課不集中、做功課不專心等等。資深情緒心理學及輔導學導師余德淳博士指出,這些情況頻繁地出現有多個原因,第一點是因為小朋友現在幾乎一星期24小時都留在家中,家長見到他們做錯事、表現不好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

另一點是因為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分針有莫大分別,在學校內,老師的管教方式是以「改變」為目標;相反,家長傾向採取「懲罰」,目的是希望可以盡快制止他們的不良行為,避免情況繼續下去。

「家庭甚少會用上警告的方式,面對小朋友(行為)的重複性,舉例一日到黑已經望見至少10次,家長沒可能再向他作出警告。所以對於小朋友而言,他們會從父母身上感受到強大的敵意,兇惡程度遠超過學校老師。這個情況便會影響家長的情緒,令他們覺得:『我咁樣教你,你竟然咁樣對我?』進而便會令親子雙方產生對立關係。」

所以,余博士強調,在萬分生氣時,家長要盡可能先讓情緒保持冷靜,然後問自己:「點解我要對小朋友用咁憤怒嘅語氣同情緒呢?係咪因為想盡快制止佢哋嘅行為,所以先會咁急用咗種強勢嘅方式呢?」繼而再找出平和的緩解辦法。

與此同時,家長亦要保持客觀性,不要老是用同一種方式管教子女。「橫豎這個方法都已經不成功,倒不如嘗試一些新的方法,說不定會有用呢!在於家長的心理層面,如果新方法湊效,固然會好開心;如果不成功,起碼讓家長有希望,有一個新方向去繼續教好小朋友。」

另一方面,余博士建議,在教育子女的角色上,不可以總是只由一個人做「醜人」。因為如果每次都是只由爸爸或媽媽去進行訓導,在於小朋友的感覺,或者在家長自身的語氣態度來說,慢慢便會變得愈來愈強勢。「孩子會對這個家庭感到懼怕,於是就會對父母有所迴避,譬如見到父母不予理采,又或者選擇關閉門把自己困在房間。」

復課功課壓力兩大處理方向

小朋友之所以未能夠完成功課,與兩個原因不無關係,一方面學校會飛書追趕進度,另一方面因為留家太長時間,導致心散、不專心聽書。所以余博士建議,家長要在屋企訓練孩子的集中力,先作「預防」。舉例說,當小朋友在家中溫習做功課時,家長不要在房間或枱面上放置多餘的物品,免令他們心散。日復日持續進行,先幫助小朋友重新建立集中、專注力。

至於在「治療」方面,余博士認為,當小朋友追不上進度時,不用第一時間急著為他們找補習老師。「我覺得需要讓小朋友先感受和嘗試克服,不集中聽書、不認真做功課的後果。待他們吃完苦頭之後,才跟他們商量有關找人來補習的事。」他又提醒,切勿一下子補全科,哪一些科跟不上才安排補習,否則會令他們產生依賴。


^余博士指,他們見過不少情況,都是因為家長過份緊張,進而令到小朋友同樣變得十分緊張,所以成年人在這段時間如何保持心理、情緒穩定,亦同樣十分重要。

熱門文章

生死教育|走出喪親之痛蛻變成輔導員 陳敏兒 :孩子是父母的人生教練
04-23
名人專訪|自言非「學霸」 當年入Wycombe Abbey屬奇蹟 馬露明 留學英國 以廣東歌解鄉愁
04-22
名人專訪 | 朱凱婷 母女關係如「糖黐豆」 分享相處法則:不論大事小事,都要守諾言
12-13
在職家庭津貼 計劃2025|調整5人家庭職津入息限額 一文睇申請方法、津貼額
04-13
BB連人帶車被丟 啟德 便利店外 驚揭外傭湊B疑嚴重疏忽照顧
04-24

談善言、盧鎮業專訪|「為母則強」神話破滅?《 虎毒不 》剖白新手媽媽之難
2025-04-25
人物專訪|無心向學少年愛上運動逆轉人生 奪學界毅行第一 日花3小時來回上學不言累
2025-04-11
11歲 YouTuber 米米為夢想拍足6年 口才跑贏同齡人 「只要足夠喜歡,就值得花時間做」
2025-04-04
由行路不穩到舞蹈達人 舞蹈節得奬女生:可以成功,可以失敗,但不可以放棄!|梁永樂
2025-03-28
人物專訪 | 理大講師創辦NGO「 Wewah音樂家 」推動鋼琴義教 讓基層家庭也能響起琴聲
2025-02-21
人物專訪|舞蹈動作治療師:身體語言不怕表達,讓孩子們找到自己聲音! | 浪遊家庭大歷奇
2025-01-22
查看更多   ▸